平安笑着说,“我一直认为,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公平,一切都只是相对的。若是先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束缚,我觉得那是因为先生还没有摸清楚朝廷的规则,并且将自己融入其中。一旦你融入其中,便会发现,原本阻挠你的东西,现在都可用来帮助你。”
“便如你冯先生那般?”傅彦闻言若有所思。
他跟冯璋是好友,入朝之后也没有利益纠葛,关系自然还是十分亲近。不过眼看冯璋渐渐融入朝廷之中,变成了他从前最讨厌的那种人,傅彦的心情其实也十分复杂。
那是一种不知道自己所坚持的东西究竟是对是错的无措。
现在听到平安的话,更是忍不住皱眉,“如此说来,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则,都要融入其中?否则便是错?”
“不。”平安否认得斩钉截铁,“古往今来,不愿意入仕的人亦不胜枚举,因为他们代表了另一种规则,即是另一种自由。先生如今的坚持,未尝不是另一种规则呢?”
傅彦浑身一震,片刻后缓缓呼出一口气,“是我着相了。”
其实他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已经接受了朝廷的聘用,却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原则。若是能做到冯璋那样圆滑自如,自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若是能够彻底抛开朝廷,也不会觉得束手束脚。
傅彦这才发现,平安在这些事情上面的认识,恐怕比自己还要深刻许多。他原本打算劝说平安一番,现在看来,倒是完全不必了。平安自己,比任何人都明白如今究竟是什么处境。
从傅彦那里告辞出来,平安走在街上,看着街道两侧的店铺张灯结彩,已经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显得热闹又祥和。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平安忽然有了几分归心似箭的感觉。
虽然他现在的住处算不上是一个“家”,但毕竟还是一个十分安乐的所在。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盯着自己的人恐怕更多,即便是跟赵璨的私底下往来,也要暂时断掉了。
平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回到家里,他便将自己给赵璨带回来的东西都打包起来,交给开阳带走。暂时两人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安过了一个非常不愉快的年。
于是等到过完年之后,眼瞅着京城这边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自己操心的事,平安便盘算着再次离开京城,到处去走走。
平安很重视图书馆的建造工作。其深一层的原因是,通过图书馆,可以将天下的读书人——尤其是寒门士子——连成一张网,而身居这张网的中心,自然会对任何一个点的变化了若指掌。
通过这样的办法,完全可以将大楚的人才彻底掌握在手里,而不会轻易遗漏。这是对于科举制度的有力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142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
平安之前将教育部独立出来之后,考虑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冯璋到现在也没有大动作。当时平安设想的就是从图书馆这边入手,两相结合,让冯璋的教育部彻底变得有名有实。所以图书馆是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平安便不可以轻忽。反正自己留在京城里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平安打算跟着建筑队奔赴各个地方,实地考察,走走看看。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平安之所以决定要亲自去跟进,也有别的考虑。只是他忽然想到,其实各个地方总会有不同的风土民情,即便是同样的一件事,在各个地方做起来,难度也不会一样。
身为执政者,应该明白这种不同之处,然后才能在具体处理事情的时候做出区分,而不至于想要一套做法推行到所有地方。
但是赵璨身为皇子,注定了很难有这种四处走走看看的机会,所以平安觉得,自己应该多替赵璨看看。——他可以想象到,等赵璨登基之后,自己恐怕也不会再有这种自由的到处跑的机会。所以这会儿正是最好的时机。
除此之外,平安想要到处走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去拜访隐居在各地的那些大儒们,请他们进入皇家图书馆挂职。若是这些人都能为朝廷所用,许多事情做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可惜朝廷每年都要发出不少招贤令,不过基本上一个人都招不来。
但即便是隐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除了因为性格太过古怪才隐居的人之外,其他人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只不过碍于名声,并不愿意轻易入朝为官。
而傅彦和冯璋跟这些人多有联系,平安跟两人谈过之后,他们便主动为平安写了引荐书。所以平安要做的就是拿着引荐书亲自上门拜访,说服他们。他手里的计划书连傅彦和冯璋都能够打动,想来对其他人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