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紫眉头一挑,丰姨娘已经望过来:“那个人的名字,叫吴书媛!”
丁紫眼睛全睁开,却看到丰姨娘在笑:“她是个可爱漂亮而且很善良的女孩,她问我愿不愿意跟着她,我当然愿意了。她不但为人善良,而且很大肚,知道我的遭遇很同情我,不但收我当府中的丫环,每个月给我银子花,而且还亲自教我习字。那一年我五岁,她六岁,我因为逃荒本来个子就矮,她便像是亲姐姐一样照顾着我,对我十分照顾。可是好景不长,有一次姐姐因为离家上乡在路上遇到劫匪,为了逃跑,我们就走散了。”
“当时太后出游,正好救我下来,并且带我进宫。在宫里有专门的教习嬷嬷教育我,我拼命的学习各种本事,因为宫中有规据,有贡献的老嬷嬷还是可以出宫的,我想着总有一天可以出宫,我想再见见姐姐。因为我的努力,我受到太后的重视与喜欢,后来安王爷年长了,太后便做主将我赐给了他。”
丰姨娘的脸上闪烁着讽刺的笑意:“太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安王爷,小儿子就是当今皇上。本来按规据,这皇帝之位还轮不到皇上来坐,不过安王爷从小便喜武弃文,太后也觉得皇上更适合皇位,便许了皇上的帝位。只不过我当时虽小,却不是个傻的,这件事怕是宫中都没几个知道的,那皇上根本不是太后亲生儿子,而是先帝爷的宠妃听一个之子,那宠妃当年难产而死,太后顺势要了皇上去带。当年了皇宫最不缺的便是漂亮年轻的嫔妃了,皇上晚年时最宠爱的就是当年宁王爷之母妃,可是当年先皇不行之时,亲自下旨封的却不是由宁王登位,更不是安王爷这个嫡子,而是当今的皇上登位。”
丁紫心里一动,这先皇虽是让皇上当上了皇帝,可是名不正言不顺啊,太后是皇后,安王爷才是嫡子,难道先皇不想想太后的心情?再者说恐怕当时让宁王登基,都比当年皇上还有说服力,起码皇上是真宠宁王啊。这道圣旨实在怪异的很,而且这皇帝是登基了,可是满朝文武有几个服的,丁紫突然明白了这大齐武将繁盛的原因了,皇上忌惮的原因了,若是原来不知道太后与皇上并非亲子,她还疑惑,现在完全不用疑惑了!
皇上之所以急着收回兵权,那是因为他心里没底,太后娘家,安王爷手中的兵权,护国候府也因为她的关系与安王爷站在同一战线上了,其它几个候府有皇后有夏贵妃娘家的,可惜她们后宫争斗,也根本与皇上不是一条心,更别说当年同样有争夺帝位,现在也位列亲王,而且同样手握重兵的宁王爷了,要说这皇上要是能坐稳皇位,都在说笑呢。
这天下若是谁想反,也绝不是不可能的!皇上的根基实在太不稳了!
“太后当年为什么会对先皇的圣旨没有抵抗,我一个宫女自然是不能知道,我只知道我从皇宫到了另一个牢笼,与姐姐的相遇越来越困难了。安王爷确实是个喜武的,但却不代表他就是个莽夫,他只是从来没展现过才华罢了。只不过正因为他是个皇子,而且是太后的亲子,性子自然也是说一不二的,从小没有人会违背他,便是皇上都要给他几分面子,他会长成什么性子,真是可想而知。”说到这,丰姨娘眼神有些冷,甚至带着几分恨意。
丁紫轻抿着唇,这丰姨娘说是安王爷第一个女人,可吴书媛乃她的救命恩人,比起来那个阴谋诡计的牢笼,孩子小时候最真诚的相处,才是最令她难望的吧。
“我只是尽心尽力当好一个丫环的职责,然后顺理成章在他封了亲王后被收了进房,后来他带兵去边关,却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人。大概是老天也觉得可怜我吧,那个女人竟然就是姐姐吴书媛。当时皇上渐渐年长,而且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安王爷虽然是第一亲王,想娶什么的女子皆行,但是若娶朝庭重臣之女,只会让皇上越发忌惮,所以吴氏虽然是名门望族,但是这一代到底在朝中没有什么建树,而且家底颇厚,倒是没亏了王爷。王爷也喜欢,太后自然帮着办成了这件婚事。”
丁紫听到这,不禁有些诡异:“你是说,当年父王是心牵于母妃,所以求向太后,太后也觉得此婚可配,所以同意了。在这件事上,是父王执意促成的,父王爱母妃是吗?!”
不怪丁紫觉得怪异,安王若是真爱吴书媛,怎么会让她出事,又怎么会在未过一年祭期的时候与吴双苟合,这也太不合情理了吧!从后来种种现象看来,丁紫还以为安王爷应该更安吴双多过吴书媛呢,不,若不是丰姨娘说的这些话,丁紫要以为安王爷从来没爱过吴书媛呢!所以丁紫完全不能理解安王爷的想法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