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市井财女苏二娘/90后的宋朝生活(204)

张嫲嫲还当她真要问,傻笑点头:“好,好。你来教我请你吃豆腐脑。”

婉言抽抽嘴角,合着她就值个豆腐脑。

旁边有娘子趁机笑道:“也教教我的女儿吧,我算你五陌①一月好不好?”

“……”

又有人喊道:“还有我家,教好了嫁秀才呢!”

还要包分配!?婉言无语的微笑,再微笑。到了中午,寻个由头跑了。唉,这老师没法当,这群人太小气!还不如抄书呢,总比对着这帮尽想着占便宜的人好。看样子首先不能在平民阶层推行,他们更看重实惠的东西。可所谓实惠的东西,只有技巧,像她这样的水准不可能有。字是要大量的纸张去浪费的,棋是要大量的时间去消耗的。想想前世,似乎也是条件略好点的人家比较重视。农村的亲戚真就是随便找个地方一丢完事。按照多年的生意观察,她明白这个东西得“上有所好”才能“下必甚焉”。

但要自己开个幼儿园,即使生源没问题,她也没有资本。最佳方式是有个雏形,然后她提出改良,顺便混个老师当当。没想到今天看到的雏形如此简陋。如果是十六娘的娘家,的确有那么多小娘子日后要上学。可是她们那种人家这个年纪多半已经开始慢慢浸润规矩。她们原本就有丰富的资源,根本不稀罕你幼儿园。到底客户群体在哪里呢?必须找到这个切入点才行!楚衍带蒙童一月有八两,她带小娘子可不止教读书,还可以教琴棋。怎么也要混的和楚衍差不多才行。这样才能尽可能缩短装修的时间,不然孩子一长大,那日子才是真的没法过!

婉言一路走一路想。没有的话可以创造,问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绝对有可能被毒死。绕着生活区转了一大圈,从街道往里看,的确也还有像张家一样的存在。这样类似于社区的东西,一直一直都有。问题是第一个把这个转化成幼儿园的人,到底做过什么?

幼儿园存在的价值,一在解放劳动力,二在小孩子能顺便学东西。默默念着解放劳动力,忽然灵光一闪!厂区幼儿园!!对啊,她小时候上的就是厂区幼儿园,就是为了她妈妈这样的女员工可以安心上班。宋朝有各种各样的工厂,特别是刺绣纺织方面。比如楚二嫂,她是有嫂子帮着看,但有些人家没有的呢?或者妯娌姐妹都在工厂里做工的呢?这样一来必定面临着女方失业。至于能否学到东西,还得把幼儿园组建起来才行。

婉言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心想,到底……要怎么才可以游说的大型刺绣工厂主办幼儿园呢?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次妯娌会晤还算成功,妯娌这种关系,处的好了也可以积累出不错的感情。特别是楚家这种平民家庭,结婚视为自动分家,目前自然是算分家完毕,婉言又不惦记着楚娘娘那点私房银子,目测日后有可能掐上的只有大嫂和三嫂,所以大家对她本来就还算友善。吃人嘴软,楚家是正经平民,真是谁家都不宽裕。吃了一顿还算不错的白食,心情自然不错。心情一好多数人看什么都顺眼,对婉言这个横看竖看都跟自己有莫大差别的小婶子,也自动脑补成新嫁娘的娇羞。就这一次,婉言算是勉强融入了夫家圈子。

楚衍回来听说婉言明日跟着大嫂出去玩,高兴的跟什么似的,终于肯融入这个家了啊。婉言背地里叹口气,人类啊,果然挺自私的。恨不得结婚了另一半就纯当自己的附属品,亲自己所亲,恶自己所恶。嘛,不过她自己也差不多。楚衍老早与她全家混熟,看起来亲疏倒不明显。可如果嫁的不是熟悉的楚衍,她恐怕也指望对方对她家里人很亲近。算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吧。这么一想,加上楚衍的各种讨好,心理好受多了。说到底占有欲比不在意还是好很多。何况婉言想法虽多,倒也不像那种日日关在家里闲的无事的女人一样伤春悲秋,她心里有个大世界,所以对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也不耐烦纠结太久。闲扯几句便丢开了。

次日,婉言果然跟着楚大嫂去看热闹。楚大嫂以为婉言急孩子,也不点破,暧昧的一笑便带着孩子们和她去了张家。

张家是东京的老居民,当初场院就占的挺大。说来跟楚家差不多,但前半截没有租出去,孩子也只有一个,便显的异常宽松。附近的居民家少有这样宽敞的地方,久而久之,这里就聚集了很多带孩子的妇人。顺便勾来了许多卖针头线脑的小贩。张家嫲嫲自己做了小吃,有豆腐脑等喝的,也有桂花糕菱粉糕等吃的。在这里带小孩的,难免拗不过小孩,不得已日日都要买一些。也算是一个进项。婉言默默点头,果然无论做什么生意,原始资本积累很重要。另,地段更重要。

上一篇:心给他,钱给我 下一篇:本王想静静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