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很多时候,人不是仅仅只有情爱就够了。
甚至有很多东西,比爱更重要。
当日的天上下起雨来,岳飞用剑旧地挖了个坑,将尸体埋葬,他砍了一截横木想要当做墓碑,但雨下的太大,血写上去的字都被雨水冲刷开,留不下任何痕迹。
最后,他只能用自己随身的剑,在木桩上刻了一行字:妻刘氏之墓。
当他在墓前起身的时候,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是茫茫大地,一望无际。昏暗的天空压在他的头顶,让他觉得无比压抑,更觉得有些绝望。
他甚至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他自己的,这个国家的,他都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一切,都因为金人。
这一切,都源自宋帝的昏庸无能。
这一切,都因为将帅无能,不能抵挡金人一兵一卒。
他原本明亮的双眼在这一刻,添了一丝阴霾,一丝深沉。他将自己有些散乱的头发束好,将留下的眼泪擦干,有着一个念头在他的心中渐渐的萌发——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切。
或许有些事情再也回不到过去,但是,能够有新的未来。
他辨明方向,找回自己的马匹,朝着当今新登基的皇帝所在处——大名府奔去。
赵构很意外的再次听到岳飞的名字,是在一次朝议上。
他虽然想要知道岳飞此去是否能够改变了命运,但他并没有主动去问,而岳飞,亦没有主动来说。
赵构心中猜想,大概是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因为如果是家人团聚,他必然回来感谢自己,但他明明已经回来,却并未主动求见自己。或许是没找到,或许是遇到了比找到妻子更糟糕的事情。
他一直等着岳飞主动来同自己说起这件事情,但没想到等来的是一封奏折,一封越级上奏给自己的折子。
折子请求皇帝返回京城,召集兵马,讨伐金兵,驱除鞑虏,重振河山。
第11章 誓言
折子上面请求皇帝返回京城,召集兵马,讨伐金兵,驱除鞑虏,重振河山。
=======================================================================
这封折子在赵构的上一世中,只是传说中存在过,赵构是从岳霖所整理的岳飞生平中知道岳飞还是在当小兵的时候,曾经给自己上奏过,但上一世,他并没有亲眼见过这封折子,岳飞就直接被朝中的宰执处理了——将岳飞赶出军中,使得他有一段时间四处流浪,连吃饭都困难。
但现在,赵构很意外居然有人会把岳飞的折子送到自己的面前,他心中暗暗揣测,或许是因为自己对岳飞表现出了异常的关注,所以才不敢有人私自处理,把折子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看过折子后,赵构并没有说什么,尽管岳飞的折子中,希望皇帝不要迁都,而应该返回汴京作战,但是赵构却并不打算照做,他很坚定的,要迁都。
前一世,他毫无目的的到处乱跑,根本不知道该去何处,走一步算一步,先是从这里跑到扬州,又从扬州过江跑到对岸,最后还跑到海上。
但是这一次,赵构决定将都城定在长江沿岸的战略要地建康。
汴京地处中原,已经被金人洗劫过一次,附近到处都是流民乱兵,稳住当地已是不易。而且汴京地处平原,周围并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险要,自己手下的这些残兵败将和投机将领,根本不具备在旷野之中和金人作战的能力。再次,汴京的目标太大,金兵从河北而来太过容易,很轻易就能兵临城下,如果年年来,则每年都要花费大力气来准备,根本无法喘息。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宗泽在汴京,召集了百万草寇,说是能战之兵,但赵构心中很清楚,宗泽今年年纪大了,很快就会亡故,那些草寇会到处作乱,甚至攻击官兵。
和金人作战,是个长期的事情,赵构不认为在没有自己信得过的嫡系部队前,就能够将正在上升时期的金兵打垮。
长江天险,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除了建炎年间毫无准备外,赵构一旦在长江沿线构筑起防线,金兵再也没有过长江一步。
对于众人所商议的迁都西安,赵构不怎么感兴趣,哪里战略位置虽然好,但是经济早已凋敝。打仗没有钱是不行的。
迁都四川?最后的结局是蜗居于此,比上一辈子更糟糕。
迁都临安?赵构有些愤懑的把临安两个字丢出自己的脑海。这两个字是他取得名字,临安临安,临时的平安,一辈子的屈辱和污点。重活一次,怎能再走老路?
由于赵构的坚持,迁都建康一事,基本已经敲定,在这个下午,赵构再一次召见了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