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是直接求官是很难求到实职的,大多是虚职,若为实职地位也很低,而且比两榜进士矮一头,若没有天大的功劳,只怕毕生都越不过四品这道坎。
所以只要不是太次,大部分人在求官前都会挣扎一下,或是去国子监,或是进入大书院就读,争取通过会试。
顾景云扫了一眼那九人的名字,还挺眼熟,都是同一个阶层的人,而且也还都在昨天梅副山长给他的那张名单上。
他也只扫了一眼,直接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将名册上的名字全都切开,按照十人一组分好。
办公室里的先生们一懵,已经大概猜到他要做什么了,但就是这样他们才更懵。
谁不想选成绩好的学生?顾景云明明有这个机会,为什么要放弃?
学生好,那考中率就高,他们得的奖金就高,名声就大,积累下来的人脉也会越深厚。他们出名了,好学生更是趋之若鹜,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顾景云只用三年的时间便做成了他们一直想做的事,要说不羡慕嫉妒是不可能的。
但书院里的先生们并无怨言,因为这是顾景云的能力,他能力杰出,自然可以优先选学生,这也算是书院里一直没有明说的惯例。
只是书院里的先生也都很会做人,不论是谁先选都不会一口气把成绩最好的学生选完,大多先生还是很高傲的,他们会综合各方面进行选择,成绩好的,家世好的,人品好的,性格好的,或是某一方面就是投了他们好的,一个班级里同样是掺杂了各种条件和性情的学生。
他们选择学生的方法千万种,可唯独没想过顾景云用的这种。
大家一脸懵逼的看着顾景云将二百四十七个学生名字全都剪了按照十人一组的分好,反面堆成二十五份,随手打乱后就随便的从每一份里抽出一张丢在一边,片刻就选好了二十五个学生。
顾景云将那二十五张小条子翻过来,扫了一眼上面的名字后微微惋惜道:“竟然一个都不中。”
他这才从剩下的那些人里将之前桂五班的那四个学生名字挑出来,如此一来便有二十九人了。
顾景云沉吟了一下,扭头对梅副山长笑道:“昨日您给我带来的名单还在吗?”
梅副山长呆呆的点头,“在。”
他一直随身带着,就是想着顾景云若决定不了这张名单可以个他一个参考。
梅副山长将名单给他,顾景云便点了点“楚瑜”道:“最后一个便他吧,努力的人总是更可爱些。”
大家不由凑上去看,楚瑜后面的标注是:第九十八名,年二十九,十岁始启蒙,智慧且性坚,前以烧炭为生计,过院试后在乡间开设私塾,教学认真。
十岁才开始启蒙,由此可见他家世之贫寒,考试的成绩也不怎么理想,但梅副山长既然把他列在名单上,且把“智慧且性坚”作为评语,可见梅副山长有多爱他的努力和坚持,和梅副山长一样,顾景云也欣赏努力的人。
顾景云将选出来的名字纸条交给梅副山长,笑道:“剩下的事就辛苦您了,诸位先生也请吧。”
说罢退到一边,将位置交给其余八学级的先生。
大家看着桌上的二十堆小纸条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顾景云的选择和他们预料的一点儿也不一样,他们本以为顾景云选后前三十名能剩下十五人就算不错了,到时候他们再商量着分了。
结果前十名顾景云只随机挑了一个,第十名到第二十名也只挑了一个……
突然还剩下这么多好苗子给他们,但他们既觉得高兴又觉得憋屈怎么办?
心中好复杂,复杂到想要揍顾景云一顿怎么办?
七个八学级的先生们对视一眼,默契的上前挤掉顾景云,开始商议怎么分赃剩下的学生,不,是分配!
清溪书院男院共有十个学级,其中还不包括启蒙阶段。
启蒙便需三年,而书院不会限制学生们在此阶段参加县试,意思是即便你还在上启蒙班你也可以去参加科举。
但能考中的少之又少。
书院以科举成绩来吸引生源,但书院内的教育并不是为科举服务,他们办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
不是所有人都能治国,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治国的,所以书院会把启蒙阶段分成三年,将基础打好,然后一学级到七学级安排了各种课程,选修的课程可谓包罗万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书院未安排到的。
即使学生们很少去选修那些课程,书院也从未取消过,一直花钱养着那些先生,保养各种教学所用的工具。
在这七个学级中,每一个班的先生都不会少于五个,教各种不同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