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几盘棋,将情绪释放出来后林清婉便困了,她大手一挥就让玉滨继续回去干活儿,她悠哉的回去睡觉了。
“姑姑要实在困了就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可别上床睡,这天就快黑了,您现在睡着了,晚上就该睡不着了。”
“知道了,知道了,快去吧。”
林玉滨这才去花厅,钟大管事正在那里等她,一见她便道:“大小姐,地里已经翻得差不多,小麦都已下肥,稻种也下了,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粮价涨了不少,您看我们要不要放出一批粮食?”
“现在粮价多少了?”
钟大管事报了个数字,顺便将各大粮商给他们开的价格也说了,道:“其实都相差不多,他们收购的粮价也是经过商量的,若是我们出的多,可能还会被压一压。”
林玉滨看了看,“那就出吧,不过此时才进三月,粮商们手上应该还有余粮,不必出太多,再留一些到下月和五月。”
钟大管事点头,“您看给谁?”
林玉滨就笑,“我们家既然有合作惯的粮商,只要他们人品没问题,那就依然给他们。”
他们此时出粮,目的并不在挣钱,而是为了平抑粮价。
现在朝廷穷,国库拿不出平抑粮价的钱,基本上全靠各地的官员和士绅维持。
以前林玉滨不懂这些,只以为收了新粮就可以卖了换钱,但这几年她跟在姑姑身边,早已学会了存粮留后路,且主动承担起一个大族该尽的责任。
第330章 蠢蠢欲动
林家这边放出一批粮食分给了两个粮商,卢家见状便也开始卖出一批粮食,尚明远紧随其后,周刺史趁机出手抑制,因青黄不接而飙升的苏州粮价便又回落,虽不会降太多,好在平稳了下来。
百姓们看粮价又回落,这才安心,该买粮的买粮,该节衣缩食的节衣缩食。
反正每年的粮价都起伏不定,但只要不遇上大灾,基本上不会太离谱,苏州百姓对此还是很有自信心的。
而也正是这种自信心让他们不会在粮价一回落时便大肆抢购,谁知道下次它还会不会降,反正再高也不会高得太离谱。
放出了一批粮食,林玉滨今春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便算是完成了,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竹纸上,以及林氏书局的书上。
近来从西蜀过来了不少的书商,他们是跟着西蜀的书生一起来的,前者冲着林家的竹纸,后者则是冲着阅书楼。
但到了这里后,书商们还想把阅书楼里的书带走。
当然,他们带不走,要么抄书,要么只能跟翰墨斋买。
他们留在这里一天便要多花一天的钱,而且他们还雇不到人抄书,因为所有人都只愿意为自己和阅书楼抄,他们亲身上阵得抄多久才能把自己想要的书带走?
所以只能跟翰墨斋买。
好在林氏书局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后总算是让翰墨斋有书能卖了,印了不少觉得会受欢迎的书。
西蜀来的书商很是大方的下了好几个订单,林玉滨突然发现卖书赚的钱不比竹纸少啊,即使他们的定价已经少很多了。
现在林氏书局因为正无偿为阅书楼印书,可是亏损状态呢,一直赚不到钱,柳管事和书局里的匠人心中也很是焦虑的。
所以林玉滨对这笔生意很看重,而且以此为契机,开始放出风声,期望引来大梁其他书商,要是能引来其他国家的书商那就更好了。
那些书商因为来一次大梁不容易,所以每个订单都下得很大。
而对拥有丰富雕版和活字已开始熟练应有的林氏书局来说,不怕订单的量大,就怕量少啊。
林家在不断的花钱,但也在源源不断的赚钱,外面的人即使不知具体详情,看那纸坊,织坊和绣房的红火却也猜出林家赚的必定不少,有羡慕的,自然也有嫉妒眼红的。
赵胜便很眼红,不过他在收到一笔巨款后心情好了些,他将钱分出好几份,一份给赵捷送去,给他养兵;一份送回江都养家,其他几份则分到几个管事手中,让他们南货北卖,其中以绸缎为主。
一个管事拿了钱便有些为难,低声道:“二爷,去年我们不少供应商都被林家截了,今年的价钱可能没有往年那么好。”
不仅供应商被截,他们的买家也被拉走了许多,去年跟林氏斗的那一场中他们损失惨重,过年时关了好几家店铺。
二爷再想要往年的收益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都知道赵胜的为人,此时若不说清楚,等到算收益时他们交不上足够的钱,只怕要被问罪。
其他管事也纷纷面露难色,表达了自己的难处。
赵胜才好起来的心情又坏了,他勉强压下气道:“我知道,所以这次尽力而为,到入秋前我希望能看到收益,哪怕比不上往年,但也不许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