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冬天寒冷,酒是超贵重的物资。
但是草原并不是个好地方,天灾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一但遇到大雪又来不及转移到避风的草场,那么部族的牲口便基本宣告报废,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南下找补的时候了。
赵国原来攻占这里,设了九原郡,蒙恬仔细地收集着一切信息,李信也不甘示弱,就差拿个小本本记笔记了。
秦国并不畏惧匈奴,相反,匈奴一直不在秦长城周围闹事,大多饶过黄河骚扰赵地。
“我父亲当年以义渠骑兵北上,征伐北地,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得封狄道侯,”李信对边地胡人其实了解不少,“我秦国车马精良,这些还在用骨箭蛮夷,也就跑得快些,待得硬碰硬时,便跑得飞快。”
蒙恬听得认真,但对李信轻敌的言语不置可否。
严江就没那么客气了:“你还没学乖是不是?”
李信伤疤被揭,一时委屈地几乎冒烟,蹲在一边低声道:“这都是当年父亲提起,我才就那么一说。”
“等等,”严江眉头一皱,低声道,“你说胡人都是磨骨为箭,劈石为矛?”
李信点头:“是啊,父亲曾说,胡人无铜无锡,就只有几个头领有些刀刃,还多是捡我们秦军留遗落的兵器。”
严江还未说话,蒙恬已经皱起眉头,李信也觉查出了不对:“等等,刚刚我们见那个都骨,他的腰上有铜刀。”
“不止,”蒙恬低声道,“看那箭袋之中,皆为铁器。”
他是武将,铜铁还是分得清的。
严江指尖在膝尖轻点:“有人贩卖兵器。”
贩卖兵器入草原,不管在燕赵秦哪国,都是重罪中的重罪,但如今秦灭六国,这九原郡当然不在秦法的范围内——或者说,这卖武器的商人们,或许很喜欢看到秦国有麻烦呢?
遇到这种事情,当然要顺藤摸瓜,把两边都一窝端了才是。
三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晚上,严江放出了猫头赢,给他讲了今天的发现,让鸟儿去探查交易地点。
猫头赢知晓此事后,怒气勃发,飞出去了半个时辰就回来了,表示已经发现在头曼城的西北处空地上,有人安营扎寨,带着十几车粮食,但车辙极深,不像是粮食的重量,肯定有问题。
严江悄悄表扬了陛下的英明神武,让亲爱的带路。
李信和蒙恬虽然也领兵千里奔袭过,但这种三五人亲自深入敌后还是第一次,一时间都有些小兴奋。
他们顺着黄河水的上游走去,很快发现了陛下寻找到的目标。
那是一只有三十来人的车队,只有一个帐篷,其它人都在火堆边盖着被褥酣睡,只有两个人醒着正常戒备。
严江交待了一番,便悄悄摸过去,听着那两天个守夜人交谈。
他们说的是燕国话,聊着这次走得太远,要不是赏钱给的足,还真不想替跑这趟。
另外一人笑道,我们这些奴仆,去不去能是自己说了算的?
严江悄悄绕到后方,踏过被围在中央的粮车,正掀开表面的粮袋,套着嚼子的马匹已然灵敏地感觉到骚动,不安地摇头摆尾,试图引起注意。
那两个守夜人正要过来查看,这时,李信已经按严子的要求,学了一声狼嗥。
又有马儿不安地动弹起来。
两个守夜人却反而放下心来,坐回原地,继续聊天——只有一声狼嗥,定然是独狼,它不敢靠近这么大的车队的。
严江则仔细检查着粮袋下的兵器,内里是色泽古旧的几百个把戈矛头。
矛头是铁制的,生着锈迹与血迹,一看就是上过战场的武器,而制式是赵国制式。
探清楚情况后,严江悄悄退去,给李信与蒙恬讲了自己的发现。
“到底是不死心。”李信也想通其中关键,“他们不想归复。”
都不用勾结,这些六国大户们对秦国严苛的律法很难习惯,走私武器时都会自然而然的相互照应,这是对新生的秦帝国天然敌意造成的,没有办法解决,只能靠时间去磨灭。
陛下就很不悦,让阿江不要掺合这件事情,他要亲自让人去彻查,办成大案要,然后警示燕赵之人。
严江一时无语,在不按物价卖东西都要被砍脚的秦国,走私铁器这事,足够阿政连座一个团的,他立刻悄声表示不必如此,我帮你查。
蒙恬看着正卿与鸟儿叽叽咕咕,不做正事,一时困惑,正想上前询问,便被李信拉住,说这是在与仙鸟交流,你不要打扰。
但严江并没有说服陛下,毕竟这是真的大罪,他也没有立场要求秦王不追究,只能遗憾地让不要牵连太过。
陛下这才勉强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