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老百姓把景琮推崇为神,就连文人学子们也把景琮尊崇为拯救世人的真正的真龙天子。
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见百姓们和文人学子们这么推崇景琮,他们一个个心里呕得要死,但是却没有办法。
他们意识到一件事情,要是他们想要造反,推翻景琮的统治,一定会遭受到老百姓们和文人学子们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就算他们以后成功了,文人学子们也不会给他们好的名声。
他们不可能把百姓们和文人学子们杀光,全都杀完了他们还怎么统治。
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觉得他们太小看了景琮,真的没想到景琮这个年轻小儿竟然能完美地解决蝗灾的问题。
其实,齐国公心里清楚景琮是个不错的皇帝,只是他心里不愿意承认。推翻大周,复辟大夏是他们齐国公府的责任。不管大周的皇帝是不是明君,他们都要推翻。
目前,大夏朝留下来的巨额宝藏还没有找到,他们就算想要动手也不行。等过了几年,等蝗虫这件事情淡下去后,他们再做一些诋毁皇帝的事情,到时候就能毁了皇帝的名声,那个时候他们动手就能名正言顺了。
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想要造反,但是却又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这样老百姓们才能接受他们的谋反。
所有大逆不道想要造反的人都会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这样显得他们是“逼不得已”,是为了“主持正义”,也是为了“替天行道”才谋反的,其实他们心里是不愿意犯上作乱,把他们自己树立一个无辜又正直的形象。
老百姓们又不是傻子,如果这些人推翻的是昏君或者暴君的统治,百姓们自然能接受他们打着的幌子。可是,他们推翻的要是明君,就像景琮这样一心为老百姓做事的皇帝,百姓们当然不能接受他们的借口,不管他们说得多冠冕堂皇。
虽然说历史是胜利的人书写的,但是真正的历史不是统治者就能全部除去或者掩埋的。或者,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真实的历史不会公之于众,但是几百年后换了一个新的朝代,那么对于前朝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被挖了出来,到时候历史的真相就会大公天下,前朝的种种罪名会深深地烙在史书上,永远是洗不白的。
齐国公不是傻子,经过蝗灾这件事情,他明白想要推翻景琮的统治是不太可能。说到底,还是他小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这么聪明。
关于谋反一事,他们还需要重新计划,这段时间内他们不能有任何动作。
齐国公府的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隐忍,如果在景琮统治的事情,计划实现不了。那么,他们可以把计划推后到下一个皇帝。自古以来,复辟前朝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可是,齐国公府的人怎么就没有想过自古以来,所有想复辟前朝的人都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当年,大周推翻大夏是顺应了民意,也顺应了天意。大夏灭亡是他们自己作死的,而不是因为大周的推翻。
百姓们对大夏朝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他们也不想回到大夏朝,他们只想往前看,想要过上安稳平安的日子。
可以说,复辟大夏朝不仅忤逆了民意,也违反了天意。可是,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的人想不到这一点。
蔡少宗一脸鄙夷地说道:“说到底齐,国公府的人就是打着复辟大夏朝的幌子,其实他们想要自己做皇帝,他们和镇国公府的人并没有任何区别。”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想要坐上这把龙椅。”景琮说着,抬手轻轻地龙椅的扶手。
“比起虚伪的齐国公府,镇国公府的人就真实多了,他们最起码不会打着令人作呕的理由谋反。”蔡少宗最看不上的就是这些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人。
“大夏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他们竟然还妄想恢复大夏朝,还真是可笑至极。”
“造反总得有一个名正言顺地理由,不然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蔡少宗觉得皇上以前说的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把老百姓当做傻子啊,所以他们的王朝才会覆灭。”景琮嘴角勾起露出讥讽地笑容,“现在他们又要把老百姓当做傻子,想要恢复大夏朝的统治。”
“皇上,臣一直不明白齐国公府为什么不在先帝在世的时候谋反?”先帝在位的时候就是一个昏君,深受老百姓的痛恨和厌恶。齐国公府的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名正言顺地造反,估计老百姓们会双手鼓掌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