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汉光武·秀丽江山(二十四史系列) 四卷完结(236)

从个人立场出发,我实在没道理放过刘玄,可是此刻面对刘恭的疑虑,我的回答却不能仅仅代表我个人,我无法用我主观的意识去回答这个政治问题。

“这是自然。”终于,我舒了口气,冷静的给予肯定答复,“君无戏言!”

刘恭得到我的回答后,仿佛放下了心头大石,表情轻松了许多,笑道:“既如此,恭这便动身回长安。”

我讶异道:“怎么?难道你不是为你弟弟来劝降圣公的么?”

“欲降圣公的乃是赤眉,如何是我弟盆子?”他温婉一笑,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一缕通透明晰后的无奈,“方才与夫人一席话,亦知夫人乃是豁达明智之人,君子不相欺,夫人以为赤眉所立建世汉朝比之绿林所立更始汉朝如何?治国非同儿戏,并非只是将一个头戴冕冠,身披冕服的皇帝抬上龙舆,便可称之谓‘国’。若无治国之远见卓识、雄才大略,则得国亦能失国,得失只在弹指瞬间。”

他在说这话时双眸熠熠生辉,耀眼得像是闪烁的星辰。不得不承认,我被他坦诚的勇气所感动,能领悟到这一点的人不多,站在他的立场能把这番领悟开诚布公讲出来的人更是绝无仅有。

何为名士风流,胸襟坦荡,我今天算是真的大开眼界。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年多来我与刘玄相处日久,每日所思,无不是尔虞我诈、阴谋算计,那颗赤诚之心早不知被我遗忘到哪个角落,这时面对刘恭,不由得重新勾起我心中豪迈侠气,笑允:“公子请放心,我主今日既能厚待圣公,他日定当亦能厚待他人。”

刘恭眸光一亮,他自然明白我所说的“他人”指谁,我俩彼此心照不宣。

“告辞。”

“后会有期。”

刘祉虽是陪同刘恭一起来的,却不见得非得一起回去,我正打算游说刘祉助我逃出高陵,突然严本闯了进来,险些撞上正往外走的刘恭。

“侍中大人这是要往哪去?”

“回长安。”刘恭淡定而答。

严本闻言,急忙拦住他:“陛下……咳,圣公方才有言,愿随大人前往长安归降。”

在场的人一齐愣住,刘恭非但不喜,反而瞬间面色大变:“圣公为何决意如此?”

严本没有回答,侧身让开道。

门外,面上尤带瘀青的刘玄唇角噙着一抹诡谲的笑意,走到众人面前,双手高举——右手掌心托着一只一尺见方的锦盒,左手擎着一把古朴斑驳的长剑。

刘祉倒吸一口冷气:“这是斩蛇剑……”

如果那把古剑真是汉高祖刘邦当年传下的斩蛇剑,那么锦盒内盛装的定然就是天子象征——传国玉玺。

“我绝不会把这两样东西交给刘秀。”刘玄望着我,唇角的笑容阴冷而残酷。

我昂首,毫不示弱的顶了回去:“他不需要这些也能当个好皇帝!而你,即使捧着这些所谓的宝贝夜不离身,最后也逃不脱亡国的下场!”

旁观者无法理解表面看起来温柔贤德的刘秀夫人,为什么非得和一个懦弱无能的亡国之君,跟斗鸡似的掐着对干。我和刘玄之间的恩怨,只有我们两个心里最清楚。

释怨

刘玄不愿向刘秀投降,决定向长安的建世帝刘盆子请降,刘恭心里虽对他的决定不怎么赞同,但是以他的立场与身份却也只能缄默。

于是,赤眉军又派了个叫谢禄的人来高陵接应,刘玄又摆出一副懦弱无能的白痴样,在谢禄面前装疯卖傻到我见欲吐。谢禄为此对刘玄愈发不屑,若非碍于刘恭面子,只怕根本不会把刘玄放在眼里。

刘玄执意要我随同入京,这让刘恭和刘祉皆是大吃一惊,不过好在刘玄虽不肯轻易放我好过,却并没有在谢禄面前把我的身份曝光。

谢禄和大多数人一样,把我当成刘玄的一名侍妾,然后带着我们一起回到了长安。才短短一个月,原本萧条的长安更是成了一座死城。车马行过,到哪都是静悄悄的,连个路人都未曾碰见。

街道上冷清,圜阓内同样冷清。

回到长安后没多久,刘玄便被诏召进宫去,为显诚意,他竟忍辱负重,肉袒进宫。要做到这一步,他需要报着怎样的勇气和屈辱才能强颜欢笑着进宫向新君献玺?我不禁在幸灾乐祸之余钦佩起他的城府与毅力。

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他这一步的。

几乎是回到长安的隔天,刘能卿便摸上门来,随他同来的竟然还有尉迟峻。这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影士终于因为我的缘故而被阴识牵引到了一起,两人联手的结果是将整个三辅地区都给翻了遍。

他二人顾不得与我叙旧,便急匆匆的打昏看守,带着我神不知鬼不觉的从传舍中溜了出来。舍外车马早已备妥,要去要留只在一念之间,面对即将到来的自由解脱,我突然又不甘心就此离去,在心里冒出个强烈的念头,真想亲眼目睹投降后的刘玄会得到怎样的一个结局。

李歆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