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能崛起?依靠他那两百来年的历史?
开玩笑,他靠的是从全世界挖科学技术人才。
知道培养顶级的科学家到底有多艰难吗?他们都是老天爷可怜人类才施舍的金手指。
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他们这群的逆天的人类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刚才在来的船上,林蕊还听翻译说有位苏联大牛五十年代就发明了手机,一斤重的手机,两百公里范围内通话没问题,这个区域内的所有座机都能被拨通。
林蕊当时差点儿痛哭出声,这样的发明居然没发扬光大,简直让人听了就犯心绞痛。
林蕊目光炯炯有神:“刚才教授还在遗憾苏联科研没能及时有效转为民用,这就代表着他心中是有火花的。”
等到苏联解体之后,全世界肯定都会疯狂地争抢苏联科学家。
他们必须得提前下手,省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表哥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美国,他们要真有别的想头,肯定也是直接去美国。”
这两年,从苏联移民出去的技术人才可不少。尤其这段时间,匈牙利变天了,不少人思想都动dàng起来。
林蕊竖起一根手指头,轻轻地晃了晃:“不不不,表哥,你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意识形态,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放眼全世界,现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能够称得上□□的没几个。
别看苏联人抱怨不休,抱怨就说明他们其实还是认同社会主义的。尤其是科研技术人才,因为他们就是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取得了专业上的成功。
林蕊认真地拍了拍大表哥的肩膀,正色道:“你要是搞定了这件事,那才是正儿八经地功在千秋呢。”
大表哥张张嘴巴,半晌才冒出一句:“我倒卖货物,我不拐卖人口啊。”
姑娘,虽然何半仙他老人家来之前特地打电话叮嘱过自己,凡事千万顺着点儿林蕊这个小祖宗的意思。
可是,做人要有底线,不能qiáng人所难啊。
林蕊瞪眼:“谁说要拐卖人口了,是请,邀请。”
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能够从上海大型国企邀请星期天工程师,她爸也去给板桥的乡镇企业做技术指导。
那跨国的星期天工程师怎么就不行了?
少女热情洋溢地给大表哥支招:“最起码的,现在不是已经开通七日游了嘛。咱们再努努力,发展成深度游。中苏两国都国土广袤,一两个月走下来都不带重样的。”
至于这一两个月的时间,到底是怎么个游法,那就随机应变。
“除此以外,双方大学互相邀请访问学者也不是事儿吧。”林蕊一本正经,“两国领导人都坐下来会谈了。大家为什么不能在经济文化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度jiāo流呢。”
呵呵,王教授、陆教授还有郝副教授都能从大学象牙塔里头出来下乡做技术指导。
洋专家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嘛。
第222章 林蕊的苏联行没能按照原计划进行。
第三天晚上, 她的旅行就变了味儿。
其实当晚气氛相当不错, 大家伙儿围着篝火堆开晚会, 有位大叔拉着手风琴唱俄语版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林蕊还给伴了支舞。
她的旋转能力惊人,行李中唯一的那件大裙子被她转出了盛开的花。
大家伙儿都拍手叫好, 苏木呆呆地看着星空下的少女,都忘了鼓掌。
林蕊回到他身旁, 还不满地拍了他一下。
真是的, 跟个傻子一样。
胡厂长正乐呵呵地向何半仙分享自己的旅行收获。
把电动自行车卖到苏联来, 他看行。
甭瞅着苏联人汽车造的好,他打听过了, 好多人家的车子都是摆设。
没油开啊,他们已经买不起汽油。
“还有个好东西。”胡厂长兴奋得双眼发亮,“他们的儿童自行车。你们看到没有?哎哟,真是又结实又好用还便宜。”
国内现在还没有注意到儿童自行车这个市场。基本上摆出来卖的都是成.人自行车, 差别不过是男女与座椅高矮而已。
可是儿童也要出门啊,有辆自行车多方便。
林蕊眼睛珠子骨碌碌转,笑嘻嘻道:“那我可以将小和尚无苦的肖像使用权租给你用,租金到时候再商量。”
胡厂长哈哈大笑:“蕊蕊, 你可是科学家。”
林蕊一本正经:“科学家也得讲究经济效应, 产品得转化为商品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她小声嘀咕了一句,“不然苏联至于连块肥皂都是稀罕物嘛。”
“不, 你错了。”苏方的翻译手中抓着伏特加,微微摇头, “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共和国最大的隐患在于我们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