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个时候,单纯依靠自然生长的小龙虾,肯定难以满足广大饕餮的需求。
必须得养殖啊。
泥鳅、田螺、小龙虾、乌guī、水稻共生,坚持时时有产出,件件不làng费。
陈海波在头脑里头算了半天帐,最终咬咬牙:“100亩,我最多只能出100亩的钢材。”
林蕊高兴得跳起来,伸手跟陈厂长击掌:“一言为定!后面要是广告效益好,你可记得给他们打折啊。”
陈海波哭笑不得:“你这好歹也是钢铁人吧,怎么胳膊肘尽往外头拐?”
林蕊得意地挺起胸膛:“港镇可是我娘家呢。”
林建明啼笑皆非,伸手拍了下女儿的脑袋:“又说什么怪话呢?你才多点大,什么娘家的。”
当爹的人硬生生地将那句“婆家”给咽回头,打发女儿回房去:“赶紧睡觉吧。”
林蕊哪里睡得着,她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去找魏镇长显摆。
她可是给港镇拿来了100亩钢构大棚钢管的赞助。
魏镇长果然还没有离开办公室,接到电话欣喜若狂:“太好了。今年chūn收获后,全镇的水田统一进行修整,准备搞共生养殖。”
他这几天都在忙着这件事。
眼下百亩的钢构大棚再建立起来,他们港镇一年四季产出的作物不断啊。
魏镇长嘴里头不停的念叨,还有哪些东西要准备。
对了,小棚用的竹条弓架得赶紧备好,竹林也得动起来了。
林蕊笑嘻嘻的:“我再送您个金点子,不需要砍竹子劈竹条。”
魏镇长豪气的很:“你说,咱们还是一口价5000块怎么样?”
林蕊顿时来了jīng神,说话的声音都响亮起来:“好!”
她的金点子是呼啦圈。
跟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一样,80年代末期的中国,也经历了一场呼啦圈的短暂流行。
一夜之间,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转着呼啦圈。
又是一夜之间,这项简单的休闲运动,就从人们的生活中好像完全消失了。
林蕊家里头还挂着个呼啦圈呢,上面落了灰,她不知道多久没用。
人们的喜新厌旧,让呼啦圈生产厂商叫苦不迭。
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厂里头生产出来的货就堆满了仓库,鲜少再有人问津。
林蕊得意洋洋:“将呼啦圈一切两半,不就是天然的弓架吗?”
呼啦圈是塑料材质,不容易腐烂,往地里头一插,覆盖上薄膜,立刻就能育种种菜。
魏镇长将林蕊夸上了天,一个劲儿的夸她将来一定能当个百万富翁。
少女傲娇地想着,魏镇长的眼光不行啊。
眼下跟他通电话的,分明就是将来的大佬,起码得是处级gān部。
她撂下听筒,哼着小曲儿,溜溜达达地往楼上走,迎头撞上那位珍珍小师姐从楼上下来。
苏木跟着小师姐,向林蕊打了声招呼:“蕊蕊,我跟我爸送师姐去饭店。”
小师姐也朝林蕊点点头,微笑道:“今晚实在太赶了,等你有空了,我再请你吃饭。”
她转头看向苏木,“蕊蕊喜欢吃什么,你记得列份单子。”
林蕊勃然大怒,心中怒火熊熊燃烧,瞧这语气亲近的。
她朝苏木皮笑肉不笑:“嗯,这么晚了,过去直接在饭店开个房间吧,省得还要来回跑。”
说着,她又冲小师姐微笑,“不好意思,您稍等片刻,我去拿钱给苏木。他钱都放在我那儿,我去去就来。”
第210章 真不是故意(捉虫)
苏木跟着林蕊上楼, 满脸无奈:“下次, 等我们考完试, 再去江州饭店住行不?”
林蕊从鞋盒子里头往外掏钞票,每拿出一张票子她的心就颤抖一下。
然而气势不能输!
少女冷笑:“等什么中考结束啊,今晚就住。不然到时候人走了怎么办?
她猛然反应过来, 简直要跳脚,“你小师姐要在江州定居?”
哎呀妈啊, 她也是傻。人家孤女投亲可不就得长期住下。
苏木沉默着没否认林蕊的说法。小师姐的确要在江州城长住上一段日子。
少女心中的怒火简直能烧了整栋楼。
还盖什么院子里头长葡萄的房子, 去去去, 住他的大饭店去。
人家有豪宅住,不稀罕!
苏木无奈:“蕊蕊, 等中考完了安排好了,你想住多久都行。”
少年想来想去,觉得蕊蕊就是跟小师姐较劲儿。
蕊蕊天性好qiáng,小师姐能住江州饭店, 她却不能住,她不高兴了。
林蕊跳脚拍他的脑袋,谁稀罕住江州饭店了?明明是他自己想,别泼脏水到她身上。
少年兀自跟林蕊解释, 现在的江州饭店基本上是涉外服务, 普通人拿着钱也住不了。
小师姐是香港人,身份不一样, 她可以凭借身份证件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