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备受诟病,然而短期内想要改变却非常艰难。
有的时候,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自己都对自己经手的业务稀里糊涂。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有句话叫外jiāo无小事,一旦涉及到国际友人,相当注意国家形象的政府部门,效率就会立刻高起来。
“先把贸易会的时间彻底定死了,然后你将请柬全部要印好,拿着请柬去相关部门办事,直接告诉领导,时间已经定下来了,请柬也发出去了。国际友人跟港澳台地区的朋友们到时候都会来。”
看他们动不动。
不动的话,到时候出了纰漏,板子打下来,可没有人替他们担着。
林建明看女儿眉飞色舞的模样,一时间心中百味陈杂。
他清楚女儿说的没错,这一旦涉及到外国人,所有的事情待遇都不一样。
这种感觉让他既难堪又无奈,可笑的是,他还要利用这个潜规则来办事。
因为这么做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林建明接过苏木手中的本子,一条条的仔细翻看。
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第一步,得想办法再催催各个地方政府。
林蕊惊讶得简直要从凳子上跳起来:“爸,你怎么能这样làng费时间?”
还敢指望地方政府去联系辖区内的企业?说句不好听的话,没半年的时间都动不起来。
别看表面上大家都对三角债问题焦灼不安,但政府部门里头摸鱼的人多了去。
gān好gān坏,都不能少他们一分钱的工资,凭什么指望人家劳心劳力地积极gān活?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国企还有奖金呢,照样一堆人磨洋工。
眼下的政府机关里头的工作人员,每个月到手的可就只有那点死工资。
高薪未必养廉。
可要是低收入,你还指望人家跟打了jī血似的gān活,做梦!
林建明微微皱眉:“可一个个打电话通知企业的话,工作量太大,人手不够啊。”
林蕊像是听笑话:“打什么电话呀?直接上新闻。”
又不是上门推销保险,还要一个个拜访客户。
这么大的事情,国家级别的新闻估计想不了,但起码南省新闻该走一个吧,还有其他两个参与的省份,都在新闻里头播一下啊。
领导说重视清理三角债工作,那就拿出重视的态度来。
这国情特色,领导发话可比什么法规都来的迅速有效。
特事特办,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就算有的厂子条件有限,没电视可看,那起码有报纸能订吧。
领导再安排报纸采访报道一下,效果可比一个个打电话qiáng多了。
起码得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正在积极的想办法解决三角债问题,为重新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不懈余力的奋斗。
林蕊危机意识相当重:“把新闻内容录下来,还有报纸也要留着。”
将来万一有部门上门找麻烦,直接拿领导发话给他们看。
自己是按照领导的指示gān活,有什么问题你们找领导去。
苏木想的比较远:“要是他们不看电视新闻,不看报纸呢?那不就错过了吗?”
林蕊拥有一颗资本家式的冷酷的心:“错过就错过呗。”
一家企业的管理层居然连新闻都不看,国家政策都不了解,神仙也救不活他们。
大làng淘沙,商场如战场,谁都不可能被一路保送。
这本就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要让企业公平地参与竞争。
饭都做好了,摆在桌上,自己不吃,还指望谁来喂不成?
没理由指望拖拉机拉动坦克吧。
动不了的坦克就是废铁,赶紧砸吧砸吧卖了,还能快点儿让生产资料重新流通起来。
林蕊再度跟父亲qiáng调:“谁都不等,到时间了咱们就办起来,错过的人自己负责。”
等他们磨磨蹭蹭地开完会,做完决定,再一层层审批,几场贸易会都办完了。
反应这么慢,只能说明他们并不真着急呀。
要是火烧眉毛了,看他们动不动。
林建明无奈地摸摸女儿的脑袋。
反应慢的企业并非不着急,只是他们长期僵化了,火烧到屁.股上面,脑袋都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反应。
况且国企跟民企不一样,国企得看婆婆的脸色gān活。
林蕊双手一摊,学着电影上外国人的样子耸耸肩膀:“这可跟我们没关系。”
体谅所有人的难处就意味着什么事都gān不好。
她缠着父亲,拼命地想要将时间进度条压缩下去:“安排妥当里头的大客商需要时间规划,那就先将外面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