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复杂的机器,咱们负责提出大概的需求跟流程就行。
至于具体怎么制作,还是jiāo给专业人士来处理。
苏木立刻反对,还故意激将林蕊:“你不是说要自己找出来生产饺子元宵的机器吗?怎么现在就认输呢?”
林蕊瞪眼:“我可没有认输,我qiáng调的是专业人做专业事,效率才能够更高。”
姐姐她的聪明才智无限,哪里能làng费在这些琐事上的。
她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她是领导者引领者,提出思路就行。
苏木反唇相讥:“那是因为你没办法脚踏实地,你不知道该怎么做。”
林蕊将手指头掰得咯咯响,狠狠地瞪少年。
嘿,小子,我看你是皮痒吧。
最近姐姐肯定是待你太好了,让你分不清东南西北。
苏木今儿却狗胆包天,居然连躲都没躲,反而认认真真地看着少女:“蕊蕊,咱们一起做这个机器吧,做一台真正属于我们的机器。”
还不满十五岁的姑娘愣了一下,有点儿别扭,现在的小孩子到底怎么回事?说话怪怪的。
不过说的好像她不能做一样。
不就是做个自动饺子机嘛,多难的事情,她肯定能做出来。
一向对自己信心爆棚的少女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应下了苏木的要求。
自己做,不请外援,叫这小子好好看看姐姐的聪明才智。
苏木在心中偷偷的吐了了口气,阿弥陀佛,有这么一桩事情拖着,估计接下来几个月都能消停下来。
这可真是谢天谢地。
第161章 教授思路广
林蕊一直在食品厂外围晃dàng了好几圈, 最后才心有不甘地跟着妈妈往家走。
舅妈正忙着呢, 只送他们到厂门口就回头。
上了自行车大杠的姑娘, 突然间想起来,扭头问她妈妈:“你刚才跟魏镇长说什么来着?”
她想跟过去,她妈都不许。
当妈的人瞪了眼女儿:“就你话多。大人有大人的事, 你问这些做什么啊。”
林蕊福至心灵,立刻捂住了嘴巴。
啊!她想到了, 港镇也有邮局呀, 那邮局当初肯定也推销过邮票。
哦, 她妈好聪明,从乡下收邮票, 然后再带到上海去卖,赚得就是中间差价。
少女得意洋洋地小声哼唧:“你不说我也知道,我不告诉你。”
郑大夫警告地哼了声:“你知道就给我闭嘴,哪儿来的这么多话说。”
林蕊偷偷地做鬼脸, 心里头美滋滋的。不知道她妈这回收购了多少邮票。
唉,可惜她对邮票没研究,不然她自己也能在乡下好好找一找,看能不能发现合适的邮票。
郑大夫偷偷的松了口气。
包里头那两万块钱的国库券压的她真是胸口沉甸甸。
在魏厂长再三再四地“请求”下, 郑大夫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帮忙收购国库券。
她眼下在上海读书, 周围同学手头基本上都有点儿闲钱,人家不忌讳等着国库券到期以后再兑钱。
所以郑大夫充当起掮客的角色, 帮着港镇或者说整个宁县往外头兑换国库券。
从1981年国家发行国库券开始,各级基层政府手上都积累了大量的国库券。银行以及计生办之类的单位, 那都是重灾区。
这些不能在市面上直接流通的票证,对于急等着用钱的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空头支票。
大家都在找门路兑钱。
魏镇长自从将港镇的那两万多块钱的国库券兑到钱之后,就胆大包天想到在中间挣差价。
他从各个兄弟乡镇计生办手上,以票面六五折的价格收到国库券,再加价到七折,转手给郑大夫,托对方带去江州以及上海转给同事朋友。
现在各个乡镇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原本乡镇企业就是政府挣钱的大头,乡镇企业一停工,大家哪里还来的收入。
魏厂长隐隐约约地猜测,郑大夫也在里头挣差价。
不过他是不介意这些的,想要人帮你办事,人家没的赚头,凭什么要冒这个风险。
要知道郑大夫可是正儿八经的国企职工,这事儿要是被他们厂里头发现了,搞不好就得被开除。
郑大夫心里头也忐忑不安。
离开江州,在上海求学的这段时间,她已经将被厂里头发现会被开除的恐惧暂时抛在了脑后。
现在叫魏镇长那么一番挤眉弄眼,话里有话,搞得她反而心中不上不下的,说不出的不自在。
一时间,整辆自行车上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幸亏今天阳光正好,虽然是寒冬腊月,可暖和和的太阳懒洋洋地照在人身上,还是让人觉出了悠闲惬意的味道。
林蕊很快就憋不住,开始兴致勃勃地chuī起了口哨。
池塘上结起了薄冰,岸边的垂柳变成了灰色,剩下的草也枯败了,低眉搭眼的没有jīng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