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八十年代锦鲤运(255)

周教授勉为其难道:“好吧,晚上不是聚餐么,我们早点儿过去,把你那瓶红酒带上。”

郝教授提出了几个注意事项,又去旁边蚯蚓棚子里头看蚯蚓的生长情况。

现在jī粪量偏少,舅妈的蚯蚓基本靠菜场上每天清理的垃圾以及从粮站拖出来的稻壳养殖蚯蚓。小蚯蚓长得相当快,差不多下个月就能引出来喂jī了。

郝教授点点头,qiáng调:“一定要注意卫生问题,农业养殖的重中之重就是防病害。它们就跟人一样,在密集的环境下,一旦有一个人得了传染病,很快就会传播给别人。”

舅妈赶紧点头,在自己的软壳笔记本上认认真真记录下郝教授的叮嘱。

教授的目光扫过在阳光下脑袋一顿一顿看人的jī,笑道:“其实还有一项养殖可以搞,蝇蛆,就是苍蝇下的蛆。那个用来喂jī,蛋白质含量很高,效果很不错。”

舅妈下意识地便将目光投向外甥女儿,希冀从这孩子嘴里头听到点儿意见。

林蕊正全神贯注盯着手中的钓竿,希冀小龙虾快点儿上钩。

她的左边跟右边,苏木和鹏鹏对视一眼,集体劝她:“没事的,我们肯定能钓到足量的小龙虾。”

现在虽然过了寒露,虾子没有夏天活跃,可他们坐在水坑边不过半个小时,就已经钓上来一二十只龙虾了。

林蕊眼睛直勾勾盯着水面,半点儿不敢懈怠,说话都是用气声:“别打扰我,那点儿哪里够。”

她还指望今天她的小龙虾能够顺利走出郑家村呢。

光是郝教授夫妻吃怎么够,今晚他们朋友不是有个聚餐嘛。吃完早晚饭,教授夫妻俩怎么能空着手回去?

剩下的小龙虾以及今天可能会卖不光的卤jī爪跟卤gān完全可以让他俩带回去啊。

多好的免费宣传途径。

要是教授的朋友们也觉得好吃,那岂不是更加能说服教授建议郑家村开始大规模的小龙虾养殖?

唯一的遗憾是现在天冷了,起码得等到明年五六月份上市第一波小龙虾时,才好大面积发展她的小龙虾事业。

舅妈急得不行,眼睛不时地往外甥女儿方向瞟。

奈何林蕊一心扑在小龙虾上头,根本接收不到舅妈发出来的电波。

周教授觑到舅妈的神色,忍俊不禁,直接开口喊:“蕊蕊,你过来一下吧。”

好不容易上钩的小龙虾就这么堂而皇之地逃走了。

林蕊对着水坑调整了下面部表情,努力挤出个标准的二度微笑,这才转过脸去:“哎,我来了。”

“郝教授建议你舅妈饲养蝇蛆,你舅妈想听听你的意见。”

舅妈面红耳赤,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件蠢事,居然质疑教授的建议。

林蕊眨巴了下眼睛:“是用蝇蛆来喂jī吗?效果应该很好,不过我不是特别看好jī蛋的销量。”

“这样喂出来的jī产蛋量能增高。”郝教授qiáng调,“现在已经有地方在这么做了。”

林蕊摇摇头:“我不是说这个,蝇蛆的蛋白质含量高,这我非常清楚。但是有一点,教授您不能忽略,大众对蝇蛆的接受程度。”

蝇蛆是什么?想起来就是屎尿粪,立刻联想到食物变质。用蝇蛆喂出来的jī,会让客人怎么想?

舅妈的养jī场才刚起步,只是小型家庭作坊。

只要她用蝇蛆养jī的消息一传出去,负面反馈肯定会接踵而来。

人们接受一件新鲜事物需要时间,扭转根深蒂固的印象更需要时间。

冒险是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果有另一条更稳妥的路可以走,为什么非得披荆斩棘呢?

郑大夫轻咳一声,低叱女儿:“别胡说八道,桥头北不是还用牛粪养鱼,佘家头猪粪也养鱼来着。”

“桥头北还有佘家头跟舅妈的情况不一样。桥头北是跟江州奶业集团合作,重点供应牛奶,鱼类的销售其实也是奶业集团在兜底。他们不愁销路。佘家头的情况也差不多,说到底是政府为他们背书。舅妈得靠着自己打开养jī场的销路,尤其要注意这些。”

她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倒下的火腿肠企业。

据说最早用死人肉做火腿肠传言冒出来,是因为当时生厂车间失火,大批生猪肉被烤焦了。

厂领导舍不得处理掉这批肉,就指挥工人将猪肉混在其他新鲜原料中制作火腿肠,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有股焦糊味。

这样一来,拿火葬场的死人肉做火腿肠的谣言才有了滋生的土壤。

“牛粪的情况其实还好一些。妈,你不是说小时候捡牛粪晒gān了当柴烧嘛。相形之下,比起蝇蛆,大家对牛粪的接受度高点儿。蚯蚓情况更好,挖蚯蚓喂jī,以及用蚯蚓钓鱼,大家早就能够接受。”

上一篇:追捕夭夭妖 下一篇:恶毒女配求死记

金面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