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八十年代锦鲤运(1190)

按照岛上原本的规划,厨房垃圾都是用来发酵产生沼气跟沼渣的,可李东顺舍不得,他想用来养蚯蚓。

不是怕岛上没土吗,让蚯蚓吃了垃圾生产土就好。

他这蚯蚓可不是一般的蚯蚓,是从江州大学生物实验室里头拿出来的新品种。

小老板说这蚯蚓吃下去垃圾后,能够生产出huáng腐酸。

李东顺没整明白huáng腐酸是个什么玩意头,但听说最好的肥料就够了。

他风风火火的,直接不提阿辽沙这一茬。

大婶又在边上对着小孩子嘘寒问暖个不停,给人张罗住宿跟吃饭的营生。

孙泽迫于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默许了阿辽沙留下来。

可怜的前预备役士兵从上了岛之后,就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中。

先前他常去的那个岛不算,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毕竟不是种菜。

可是这里情况不一样,从遥远的中国大陆移居过来的居民已经把这儿打造成一个热热闹闹的村庄。

踏上岛的第一眼,他看到的就是生机勃勃的红树苗,沿着海岛围了一圈。

再往里头靠近点儿,摆着一个个大铁桶,里头种植的不知道是什么果树。

抬起头来,刷得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房子周身都挂满了各种蔬菜,他还看到了豆荚一样的东西掩在紫红色的花朵后面。

海岛上用渔网圈了一圈,里头的大白鹅正怡然自得地梳理自己的白毛。

旁边的鸭子已经下了青皮的蛋,得意洋洋地咔咔直叫。

大婶满意的不得了,这儿真是四季如chūn。

瞧瞧,都寒冬腊月了,她穿着件单衣都没觉得冷。

“老天爷赏饭吃呢。”大婶语气自豪,“这么好的地方要是饿死了,就只能怪自己懒汉。”

她还想抱几只jī婆,jī婆聪明着呢,它们才不会随便跳下水里头去。

村里头的人都在忙着组装蔬菜chuáng,今天是来不及种植水稻了,但并不妨碍水芹菜,菠菜,茼蒿,空心菜这些下水。

后面他们还要种西红柿,辣椒,茄子,岸上能种的东西,他们这儿一样都不能少。

同伴招呼大婶,大婶立刻拉着阿辽沙过去帮忙。

有路过的渔船过来打招呼,拿他们刚捕到的鱼虾来换他们种的海水蔬菜。

李东顺立刻大步走过去,直接拿着一板蔬菜浮chuáng,让他们接了还泡在水里头。

“这个回去吃,一茬接着一茬,根泡在水里头就行。”

渔民很痛快地应下,等吃完了蔬菜,剩下的浮chuáng他回头的时候会jiāo到海军基地那儿,到时候从那边拿押金。

阿辽沙听不懂中国人之间的jiāo谈,可这并不妨碍他心里头暖呼呼的。

这种安逸宁静的生活,这种在阳光下劳作的日子,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渔船走了,又有补给船靠岸。

一踏上岸,政委就大声跟村民们打招呼,qiáng调今天来的有好电影,大家伙儿晚上可以一块热闹热闹。

他一路走一路夸奖,还是人民群众智慧多,看看这岛都建成什么样了,哪个来了都得竖起大拇指夸奖一声好。

孙泽在边上微微的笑,颇有点宠rǔ不惊的味道。

表彰他听多了,他才没感觉呢。

邹鹏默默地看着孙工,心中暗道,那你别把嘴巴拼命往耳朵上凑啊。

政委瞟了眼阿辽沙,跟没认出来人一样:“这是海上的水手不想gān了,想在咱们这儿扎根?”

阿辽沙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胡乱点头。

旁边大婶给他帮腔:“这孩子gān活勤快着呢。咱们人手少,就让他留下来,帮忙做事吧。”

政委微微点头,居然就轻描淡写地放过了这件事。

他抬高双手拍了拍,示意大家听他说话:“后面过来的同志们会越来越多的,以后大家伙儿有什么事,直接联系咱们三沙市的周同志就好。”

孙泽挑高了眉毛,三沙市,他还真是头一回听说有这么个县。

政委理所当然:“咱们虽然军民鱼水情,可没有军队掌管一方政权的道理。所谓三沙市,自然就是管着西沙,中沙跟南沙。有政府给大家做主,大家伙儿都不用怕。”

岛上立刻发出欢呼声,众人纷纷跟周同志握手问好。

周同志赶紧趁机发放选民表,既然已经是个正正规规的村子,那他们必须得选出自己的村领导gān部,后面才好力气往一处使,建设好整个三沙市。

孙泽在边上不知道该摆出个什么样的表情来。

都说他胆大包天,可跟领导们比起来,他就是个孱头。

政委笑容可掬,伸手拍了拍孙泽的肩膀:“小孙啊,来我们南海有一年多了吧,感觉怎么样?”

孙泽言辞谨慎:“在摸索中学习。”

上一篇:追捕夭夭妖 下一篇:恶毒女配求死记

金面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