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心里堵着一口气,难道就只能凭白无故地这么认了?那也太便宜那家人了吧!
“那杨叔杨婶儿是怎么说的?”
三妞儿忍不住又哭出声:“我娘跟他们差点儿打起来了,这亲是肯定要退了的。”
方怡见状,安抚道:“别哭,他们退了你家的亲,绝对是他们的损失,要哭也是他们哭,你行得正坐得直,凭什么要为了那些渣人哭?”
三妞儿吸了吸鼻子:“被退了亲,我以后可咋办?会找不到婆家的。”
方怡很想说,这世上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好找么?可看着三妞儿这伤心欲绝的模样,再一想此刻身处的地方,这话就这么卡在了嗓子里,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真说起来,若不是她拉着三妞儿去城里帮忙,她也不会遭遇这种事。
到最后,方怡只能干巴巴地劝着:“放心,你这么好的姑娘,怎么会找不到婆家?”
三妞儿听了,果然依旧哭得很伤心,过了会儿,她站起身:“我先回去了,刚刚是突然跑出来的,我爹我娘该担心了。”
方怡也跟着起身:“走,我送你回去。”
三妞儿心神不定,点点头任由方怡牵着一起往回走。两人回到杨婶儿家的时候,那些退亲的人都已经离开了,只有杨婶儿坐在那里抹眼泪,杨叔直叹气,虎子气得不行,赵立夏正默默陪在一边。
这种情形,就连方怡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退亲这种事在现代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可在这古代,那就是天大的事了,好好的姑娘家,因为定亲之后跟别的男人来往太亲密而被退了亲,这种事要是传了开去,名声就彻底地坏掉了。
杨婶儿看到他们,硬是挤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方怡劝了几句,就跟着赵立夏回家了。
两人走在路上,心情十分地沉重,方怡低声道:“是我不好,我不该拉着她去城里的。”
赵立夏转头看着方怡道:“不是你的错,你原本也是好心,想让她也跟着赚些钱。”
方怡叹了口气:“不管是不是好心,却终究办了坏事,如果不是跟着我们去城里,别人就算想说什么也无从说起。”
“是那家人的错,三妞儿是个好姑娘,他却不知道珍惜。”赵立夏说着,又道:“我是绝不会退亲的。”
方怡微微一愣,抬眼看向赵立夏。
赵立夏深深地望进方怡的眼底,一字一句道:“不管怎样,我都不会退亲的,等孝期一过,我们就成亲。”
这一刻,方怡仿佛有种置身教堂的神圣幸福感,漂浮在半空的心似乎落在了实处,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而踏实的感觉充斥在心间,原来,早在不经意间,她的心底深处就已经开始对未来不安了吗?是从赵老爷子说要让赵立夏退亲的那一刻起的吗?她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依赖面前这位阳光小少年了呢?难道穿越到这种地方,身体变小了,连心理年龄都变小了吗?不然她堂堂大律师,怎么会有依赖别人的一天?
方怡呆愣的模样让赵立夏有些不安,他忍不住伸出手,晴晴地碰了碰方怡的手,又像是被烫到一般极快地缩了回去:“方怡,怎么了?”
回过神的方怡迅速地转开了视线:“没什么,现在说的是三妞儿,你扯到那里去了。”
被方怡这么一说,刚刚还一副沉稳模样的赵立夏立刻尴尬了,红晕迅速地爬上了脸颊,目光再也不敢往方怡身上瞟了,怎么就说出来了呢!明明一直都是放在心里的,看到方怡闷闷不乐的样子,还以为她想到了自己,所以一时冲动就说出口了,居然连结婚什么的都说出口了,真是……
赵立夏局促害羞的情绪很快就传染给了方怡,连带着她的脸颊也有些发烫,这不科学!
两人就这么局促地回到了家中,赵立秋和赵立冬立刻围了上来,关切地问:“三妞姐怎么了?”
赵立夏摇摇头,低声道:“那边人要退亲。”
赵立秋惊讶地张着嘴:“怎么会!”
“这事儿你们心里知道就行了,别多说了。”
……
三妞儿被退亲的消息迅速地传了开去,听说刘寡妇是以三妞儿行为不检的理由退的亲,之前那些眼红她能坐马车去城里的人都不做声了,那些个传了流言的人也消停了几天,她们虽然嘴里头说的起劲儿,其实也都是人云亦云,听人说了,立刻就跟着说了,根本就想不到自己的这番话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只顾着自己说了心里头舒坦了那就够了!
“哎,那刘寡妇也真做得出来,三妞儿多好的丫头啊,居然说退亲就给退亲了!”
“可不是,不就是跟着去城里干了几天活儿么,能去城里挣钱那是多体面地事儿啊,她倒还嫌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