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伟跟他们说明了自己情况,两个衙役做了记录就回去了,到门口的时候刚好被回来吃午饭宋平遇到。
“衙役过来做什么?”他问杜小伟。
“就是过来问点事情,做一下记录,没什么事。”
“嗯。”他应了一声然后就洗手去了,没有多问,但是心里雪亮。
中秋节的时候杜小伟做了很多好吃的,其中包括几十个广式月饼。
“这什么?”刘灿看着香喷喷刚出炉的月饼流口水,他不认识吗,但是杜小伟做的东西他还没发现哪样是不好吃的。这个东西他还没见过,心里面像猫挠似的很想尝一口。杜小伟不给,他家小孩没回来呢,上次为了牛肉丸的是可是闹了好久别扭。
“月饼”
“月饼咋长这样啊?”
“我家乡的月饼就长这样。”
“说起来,你家乡到底在哪啊?”
“远着呢。”
“多远啊,再远也在这天底下吧。”
“还真难说……”
“切,不说算了。”
“呵呵。”
“你家小孩还要一个多时辰才回来呢。”
“是啊。中秋节也不放假,他们先生真是。”
“要不先给我吃一块吧,就一块。”
“不行。”
“小气。”
“……”不理。
“偏心。”
“……”他承认。
于是刘灿同志只好恹恹的回屋了。其实杜小伟也没亏待过他,只是这人太会蹬鼻子上脸,一开闸他可是拦也拦不住。所以要紧牙关抵抗他的苦肉计加美人计。
哦,忘了交代,刘灿同志虽然不说长得十分祸国殃民吧,但是还是远远的超过杜小伟这一类相貌平凡的人种,无论是七大姑八大姨还是坐在门槛上啃糖葫芦的缺牙小姑娘,他通吃。
晚上他们吃了晚饭,三个人收拾收拾,摆了月饼水果,在院子里赏月。月亮没人看,大家都在看月饼。杜小伟拿了小刀将每个月饼切成四块,在盘子上摆了。他这次由于材料的限制只做了三种口味,豆沙盐蛋黄,栗绒,牛肉。
刘灿拿了一块尝了一口,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虽然他晚餐已经吃了很多。倒了一杯茶,一边啃月饼一别喝茶,好不惬意。
小孩发现自己越来越讨厌这个人了。为什么这么好吃的月饼还要分他吃,他吃那么多,猪一样。哼,自己可得多吃点,不然多亏。
“那个,小伟啊。”刘灿满脸讨好道。
“干嘛?”
“听这口气准没好事。”
“咱这月饼还剩多少啊?”
“除了盘子里的还剩二十来个。”这人到底打的什么注意。
“那啥,我家里老太太就爱吃这些点心……”他现在的表情已经无法用献媚狗腿来形容了。
“没门!”宋平愤怒了。
“不多了啊,你要早说我就早做点了。”杜小伟有些为难。
“二十来个呢,分我一半好了。”
“不行,那是哥哥做给我做点心的。”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不要脸。
“这次先分刘灿一半,下次哥哥再给你做好不好?”自己吃了好东西,就要想着家人,杜小伟觉得刘灿其实做得没错。
“哼。”
“乖,听话。”然后用油纸包了十二个月饼,每一个都包一张纸,然后再用一张大纸包起来,扯了一根红线系起来。刘灿拿了东西兴冲冲出门了,估计是找人送他的孝心去了。
但是小孩真的愤怒了,刘灿走后杜小伟对他许下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当然,被割据的是刘灿同志。好容易才把他安抚下去了。
话说十六那天,刘灿家高门大院里的父母,总算理解儿子迟迟不肯回家的原因了,他们生养的儿子,当然清楚是什么货色。很不幸的,他儿子什么都好,却偏偏是个吃货。
不出半个月,衙门又来人了,说是那伙骗子被抓到了,让他过去一趟。杜小伟跟着去了,回来的时候也果然带回了银子。但是他还是觉得很奇怪,虽说这个时代的人还十分朴实,但是这办事效率会不会太高了,服务态度会不会太好了。他不解。
不解归不解,但是钱拿回来总是开心的。于是是他有琢磨着做点什么好吃的补偿一下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坏心情。
他回家就泡了几斤粳米,黄昏的时候那去买豆花的家里磨好了,晚上天一黑就开始忙,挑了一个结实点的蒸笼,铺上厚实的屉布,开始蒸九层糕了,蒸到十来点的时候丢几块木材进去小火慢慢烧着,自己睡觉去了。天不亮他挪了九层糕还得做包子。但是为了怀念许久的家乡小吃他觉得还是十分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