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849)

作者:沙柳273 阅读记录

“好,阿姨帮你打听一下”刘敏觉得这孩子太有头脑了,敢情背了一大包干货!

一早刘敏吃过饭上班,徐奶奶带着冰兰去社区说明来意,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立刻答应下来,回来徐爷爷也得到几个小区的支持。老两口要多发动群众,一定帮着冰兰完成任务。

冰兰道了谢,她必须走了,飞机不等人。

从96年普洱茶开始热炒,现在正在升温。冰兰拿出从1930年到1940年的普洱,每年一筒,按年号排好。都是薄荷塘两百年古树茶。今年是99年,茶叶在她上一世就存了四五十年,空间里温度湿度一直恒定,她不知道现在表现出来的是多少年份的口感。

但茶筒包装上的日期绝对是真是年份,即使储藏上差了十几年,但存茶环境那么好的谁能跟她比?还有这都是选自一两百年的古茶树,品质能差?

拍卖行一下子收了这么多高品质多年份的茶不敢确定品质,迅速召集茶叶届老专家来品评鉴赏。

冰兰只能等,但她要去义乌小商品市场去买文具,买各种本,学生运动服。她要的批量大,几乎都是出厂价。

第416章 老乡 6

一批批装好, 香港那边来了消息。“林小姐,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恭喜林小姐,茶叶品质上乘啊!”

“拍卖什么时候能举行?”

“下周吧, 我们也要准备一下。事情突然,邀请函和客人过来需需要时间。林小姐如果需要钱,我们倒是可以在内部进行一次小型拍卖三天内就能有结果。可能价钱上会有些出入”

“我的时间有些紧,就在内部进行吧”

“好的,林小姐, 三日后欢迎您准时到来”

三天后, 冰兰以为小型拍卖会会只有几个或十几个人。来了才知道有二三十人, 据说是内部有人走漏消息,都是赶着来的。

这对冰兰是好事,人多了,价码就会上去。开始冰兰的意思是十件一起走,后来大家不干,这样只能到一家。

最后只能一年年的卖, 按筒走。冰兰无意义, 只要能卖出去就好。

“1930年份, 易武薄荷塘百年古树普洱茶一筒,共七子,起拍价三十万, 每次加价五万起”

“三十五万”

“四十万”

“四十五万”

……最后以一百一五万成交。

冰兰觉得如果再等几年价格还可以翻倍, 只是现在她还是需要钱。上一世她几乎都是出, 没有收入。

十筒茶,抛出去手续费,一共获得八百五十万港币。港币兑换人民币比值为100:106

冰兰都忘记了这段时间港币比人民币值钱,那就全换成人民币吧!

九百万人民币,冰兰有种发财的感觉。为了保值,还是给自己按几个家。金融危机后香港的房产正在的低迷,买一套放着吧!

上海浦东正在开发,三四千的多得是,好的不过七八千。冰兰干这事已经轻车熟路,她依旧想过米虫日子,以后做个包租婆。

最后回到北京,房价依旧便宜的要死,当然对她这种大户来说。对工薪阶层,依然是天价。她现在没时间去徐家,匆匆给家人买了一些特产就得往山西赶。高常年捎回来的东西要送去,正好顺道。

第一次回家,冰兰再次回忆原主的记忆。爸爸林祥生,妈妈曹芳,只是村上还是管爸妈叫爹娘。大哥林永志,小弟林永辉。然后就是爷爷奶奶,叔叔大伯,姑姑的一堆。大哥23,是不是应该结婚了?她走的时候已经定亲还没有结婚。父子两都在私人煤矿上班。

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电力不足,钢铁井喷,企业燃料,冬季迅速增加的大面积供暖,哪一个都离不开煤。可以说近代的经济就是煤炭被煤炭点燃起来的。

煤的需要量太大,山西的大小煤矿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挖一挖,只要出来黑金那就不是煤,而是钱!

农民一年种地收入一千,下井挖煤只需要一个月。巨大的差距让人们慢慢放弃了庄家,走进深深的地下。

冰兰上学的时候她爸爸,叔伯们就带着林家成年的男孩子去挖煤了。女孩子一般初中毕业就在家做做活,等到年龄准备出嫁。像冰兰这样读书出来的毕竟是少数。

冰兰能在外读书也多亏父兄挖煤赚钱,小弟今年是不是已经高中了?冰兰不希望弟弟在走上父兄之路。

近乡心怯,冰兰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回忆一下家人的样子,再将背包整理一下。手上多了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一身运动服,一双旅游鞋,在九十年代很时尚。

县城比原来人多了,卖东西的更多,看着还有建房的。村上平时没有卖肉的,冰兰去市场卖肉摊位想买几斤肉回去。家里平时最多也就是吃几个鸡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