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551)
暑假她将东西寄去美国,让程思琪找人审阅,书本内容找人录音。程思琪在一所华人多的学校教中文,丈夫是一位律师,他的朋友圈子很广。
八十年代初期的人们生活质量十分低,物资缺乏,工人工资不过四五十,技术工人不过六七十。日本人均收入九千多美元,美国人均收入一万两千多,二中国只有五百左右人民币。开放和对外界的接触让人们了解更多。
还有十年中我们很多知识书籍资料都很少,对知识的渴望和人生的追球让更多人想出去,出去就要通过托福考试。最后归结人们首先要学英语。
程思琪夫妻看准了这一商机,夫妻亲自过来与冰兰和建文商谈书籍出版和发行的事情。“经过美国权威认识审阅后,认定该套教学书籍可行,请问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我在废品里找到的文稿,现在找作者根本找不到。再说也不是一个地方找的,我结合了好几本资料和书籍才弄了那些单词、语法。真要说是谁的,没办法确定。姑姑看着处理就行。”
书籍必须发行,程思琪与丈夫想办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做中国留学生中介服务。没办法确定只能先这样,审阅后的书稿交给世界知识出版社加班加点印刷,磁带拿到香港大量制作。
教材一经面世,那种疯狂可想而知。就是冰兰等几人也是要准备一份的,当平时的学习资料正好。她和夏建文弄来的那一车录放机很快销售一空。
书籍磁带还在二次、第三次印刷、录制。夏建文一直在与程思琪丈夫管着这方面。梁思琪偶尔过来看看侄子,雪兰上初中了,三个孩子所拉的小提琴再也不是噪音。
梁思琪一样享受喝杯茶听听孩子们练习的曲子。“老太太想孙子,我看小斌根本不想走”
“年底会走的,不如你在北京买套住处将老人接回来,我觉得他们更习惯落叶归根。”冰兰道。
“我们是广东人,要回也是要回那边,不过房子是要买的,住宾馆很不方便。我们也在托人找,都是小民居,想找大的都很难。”
“可以考虑大杂院,我觉得如果有合适的我会买”
“你很会做生意,比我们这些大人厉害”
冰兰笑笑,也不能太谦虚了,她想起自己可以再利用他们身份做点事,于是冰兰有时间就去潘家园琉璃厂,人们安生稳定了,来这里的人多起来。捡漏的机会也多,偶尔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不错的东西。
找到不错的就收,然后再倒卖出去。捡漏赚差价,夏建文的东西拿过来不少,总不能一直收着吧。看着利润高的便帮他出手,或是在南方卖卖。有些港商就喜欢老物件,价格给的也高。至于能不能带出去就不是她的事了。
冰兰还发现另一个更有收藏潜力的种类,明清硬木家具。那些黄花梨和紫檀木的家具深受海外人士欢迎。
品相好的海南黄花梨的一把圈椅就能卖上几千块。还有那些带有精美雕刻的印度小叶紫檀木的箱子摆件或笔筒之类,只要收拾好了就能翻上几倍甚至几百倍千倍。
明清时期的家具用料很多来自东南亚、印度和非洲。那时候的工艺已经成熟,很多大户家里用的都是硬木。冰兰开始收藏,要不是家里太窄真想用那些精美的古典家具装饰起来。
她将这一信息告诉夏建文,别老是盯着那些瓷器,家具收入也很好。当年地主富农家里的东西可都被贫下中农瓜分了,现在去哪家串门说不定就能看到一两件。
第272章 大姐 24
程斌在冰兰的劝说下跟着梁思琪走了, 只是去过年。那孩子固执的要命,冰兰将她和建文所有各种收入都转交给程鸿杰,以他的名义全部买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的公司。
“每股已经680美元, 你确定要买吗?”一股需要一千多人民币。
“不管多少,帮我们买了,全部买, 然后告诉我进价和股数”冰兰非常肯定,“小叔叔要是有富裕钱了也可以买点试试。”
“你为什么喜欢这只股票?”
“我觉得它的老板很厉害!”
梁思琪知道后将自家余钱拿出来交给弟弟:“我觉得那个小姑娘很厉害,我跟着做一次”
程鸿杰摇摇头:“她恐怕都不知道什么叫股票,看看报纸杂志就看好哪家公司?哪有那么简单!”程鸿杰嘴上说, 还是跟着买了一些。
建文的婚礼推迟到了年底举行, 等着冰兰他们放假。办完婚事已经到了年根,冰兰多了一位二嫂肖红燕。
随后就是过年。过年多了一个孙媳妇,少了一个程斌, 老张氏不住念叨:“程斌是个好孩子, 懂事的孩子”大家跟着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