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边关搞建设(126)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她二人在这边商议好之后,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又才并肩往回走。

刚走到小院门口, 陶倚君就被站在院门口墙边花架下的阿满给拉了过去。

“适才我听有人说那男方家里其实是想逼着她家退婚的。之前合了八字, 两人虽然相合,但是冲喜的话,还是男方阿娘看中的那个女郎更好。”

“人家是想借着这个名头让他们知难而退。可徐家倒好, 没想过退婚,反倒还想着利用这事儿给自己家扒拉好处。徐大娘子嘴里闹着不肯嫁, 其实是想逼着她阿耶给她多些嫁妆。”

陶倚君听得目瞪口呆, 半天没回过神来。

这一家子也算奇葩了, 当着众人的面闹成这样子,居然只是为了多要嫁妆?难怪男方的阿娘想要退婚, 这么拧不清的媳妇儿, 娶进门那就是个祸害。

“大娘子, 我阿姐说等会儿徐娘子肯定要找你诉苦, 阿姐怀疑她是在打你手上药方子的主意。”阿满朝陶倚君那里偏了偏身子,目光警惕的注视着周围,“阿姐说她惯会哭的,到时候你别心软就给了她。虽然说我也同情她女儿,但这不是他们家自己的选择嘛,干嘛要让别人替他们谋算。”

好不容易捱到宴会散席, 陶倚君和阿满上车后才松了一口气。幸好后面的时间她们一直在躲着徐家母女,也丝毫不给徐娘子说话的机会,这才躲过一劫。

“走吧,别回家了,我们直接去庄子上。”陶倚君抚着胸口,吩咐人去给霍桐送个信,连家都不肯回,直接出城往织坊而去。

她就不信徐娘子能追到织坊来找她。就算来了也不怕,那么大的地方,足够她躲了。

第二天一大早,霍桐陪着霍去病也到了庄子上。他们这次过来就是打个招呼,然后就要去大营,等到卫大将军到了才会再回来。

互市这边陶倚君插不上手,也不可能去插手。她就想着能乘互市的东风,把自己的仓储搞起来就行了。

另外还有件重要的事儿也在等着她处理。

城内的坊市已经定好地方了,照着之前大家商量的方案做的,几家联合建一个工坊,每个工坊的负责人则由他们联合的几家商量决定。工坊的负责人又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行会,把控着上下游的交易,也担当着做决策的风险。

陶倚君的织坊也是其中一份子,地位还不低。毕竟吃穿住行里面,穿是民生必须的。

“大方城那边想要分一杯羹?”得到这个消息,陶倚君有点惊讶,“他们那边不是有固定进出货的渠道吗?互市这边我们都不能插手,他们这是打算抢我们的生意了?”

有竞争是免不了的,但是陶倚君没想到自己这生意摊子才刚搭好架子就有人想要截胡了。

“其他人怎么说?”

“大娘子,家主人的意思是不能让。”绸缎铺的罗掌柜代表他背后的罗家给出了态度,“大方城一向走的是高价货物,我们小方城则选择跟他们避开。现在大方城那边的意思是连这一块都不让我们做了,这跟断人财路有何分别?既然他们不仁,我们也就不义。想要抢夺我们的份额是不可能让他们得逞的。”

“是这个道理,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各位可有个章程?”陶倚君环视四周,几位绸缎铺和布坊的掌柜管事都没吭声,“这事儿不是我陶家一家能做到的。诸位最好回去跟你们主家商量一下,拿出个主意来。”

陶倚君愿意出这个头,但是不代表她愿意当冤大头。流血流汗让她上,其他人躲在后面捡便宜?那不好意思,她陶倚君不是舍己为人的人。

各位管事离开后,陶倚君想了一会儿,带着阿满去了县令家里。她打算去问问县令娘子对这事儿是怎么看的。

“大方城的位置比我们这里要好得多,是出入关的必经之地。西域客商以前也是多从大方城那里借道而行。不过就其地形来说,想要发展固定的交易,还是受限了些。我们这边虽然不是要道,但是因为处于跟草原相接,且并非主要战场,所以互市才会选择在我们这里进行。”

县令娘子比起前一位县令娘子来说,头脑要清晰得多。

“前次大娘子猜测陛下可能要兴兵,我与郎君也是如此想的。观后方屯田扩充,想必时间不会太远。”县令娘子斟酌道,“大娘子你擅水利,农田一应事务,其实大可不必在行商一事上费太大心力。只要桐将军在,大娘子就万事无忧。”

县令娘子也是一番好意,她觉得陶倚君事事出头的话,容易招人嫉妒。若是男子还好,偏她还是个女郎。被一个弱女子压在头上,也难怪那些男人们想要跟她一较长短。

从县令娘子的话中,陶倚君听出了一点意思。感情是有人看她不顺眼,想要给她使绊子了。就是不知道小方城这边有谁倒了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