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立了新的港口,三足鼎立,便可以给江南这边提个醒,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不可或缺。
而且这样一来,又能带动广东福建两地经济发展,不使江南一家独大,可谓是一举数得。
众人纷纷复议,贺卿便将此事交给了政事堂来完成,并且做了一点补充,“等再进行一两次海贸,或许可以开放琉球、琼州等地为商埠,允许与我大楚关系良好的国家在此停靠船只,进行贸易。如此一来,省了众多商人出海之苦,想来会有更多人能得到便利。”
毕竟,只有大商人才能进入商队,买船出海,那些赚个辛苦钱的小商人们没有这样的家底,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殿下圣明。”
商量完了这两件事,贺卿便提起昨天跟黄修说过的事,“如今海贸发展迅猛,往后必然会与更多国家建交。一旦开放商埠,必然有各国船只与使团前来。从前管理这些事务的是四夷馆,如今看来,却是有些不够用了。”
说到底四夷馆之前的管理范围只是大楚周边小国,而这些国家多是大楚的属国,彼此地位不同,大楚只需要派遣低阶官员就可以将事情办好。而且因为交通不便,路途迢迢,各国也很难来大楚朝觐一次,多是几年才会派遣一次使臣,人数也不多,需要管理的事务极少,一个四夷馆便可完成。
但现在,与大楚建交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四夷馆就有些跟不上了。
因此当贺卿说自己打算将四夷馆从礼部独立出来,成立外交部时,尽管礼部尚书的脸色很不好看,但还是点头应了。即使明知道这是分他权,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这是大势所趋。
但对于外交部的官员任命,朝臣们就有不同意见了。
贺卿提议的由宗室挂名尚书,由黄修担任一位侍郎,遭到了所有人的抵制。
理由也是现成的。
虽然从近年来贺卿的做法便可看出,她打算提高宗室的地位,让他们有限度地参与到朝政中来,而之前朝臣也没怎么反对,但那是因为皇家科学院不涉及政事,可外交部就不一样了。
毕竟与其他国家的邦交本来就必须非常谨慎,若是负责人的身份太敏感,一不小心就是个通敌卖国之罪。宗室作为使团出使也就罢了,直接管理这摊子事,很显然并不合适。
黄修一介内侍,虽然出海有功,但贺卿尽可以恩赏各种体面,但这种举足轻重的官职,他们不认为他能胜任。
这些斩钉截铁的反对之声,让贺卿非常意外。
眼看一时半刻不能劝服众人,而她也不想改主意,贺卿索性宣布散会,让众人回去再仔细考虑一下。
顾铮照例留在最后,见贺卿仍旧皱着眉头,便问,“阿卿是否还在为外交部之事烦心?”
贺卿抬起头看向他,目录不解,“以宗室为尚书,不过是挂个名,并不负责具体事务,至于黄总管,他功劳赫赫,又是大楚目前对海外异邦最了解的人,做个侍郎不过分吧?”
“当然不过分。”顾铮轻声道,“殿下是当局者迷,并未想过,朝臣们反对的并不是这个建议本身。”
“不是这个建议本身?”贺卿微微一怔,继而恍然。
也许是这段时间太顺利了,她所推行的事,总能在朝堂上顺利进行,所以她也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事情本身上,很少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竟然犯下了这样浅显的错误。
朝臣们反对的,的确不是她要任命这两人的事,而是由她来任命这件事本身。
不是不能让宗室和内侍立于朝堂之上,但不能是贺卿来提议,因为这是政事堂的职责范围。即使贺卿代行皇权,亦不能轻易挑战。这触及到了相权与皇权之争的红线,是立场问题。所以在政治斗争上十分敏锐的朝臣们,难得地站在了统一战线上,没有一人赞同。
朝堂斗争不外如此,虽然可能在局外人看来这种争斗毫无意义,可身处其间,这却是保证各自权柄,让朝堂处于平衡之中的最好方式。上千年来,皇权与相权就是在这样彼此争夺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平衡,才能安稳地治理好整个国家。
顾铮见贺卿已经想明白了,便道,“阿卿若是愿意,可以将此事交给我来运作,最后的结果必定能让你满意。”
贺卿闻言若有所思,“朝堂上的斗争与平衡,的确是我忽略了。只是这制衡之道,突然耗费精力,实在是于事无补,叫人提不起劲来。”
顾铮道,“阿卿若是不想管这些事,尽可交给我处理。”
“经玉声提醒,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贺卿闻言眼睛一亮,看着顾铮道,“往后咱们在朝堂上,或许可以不必总保持一致,做出意见不和的样子。再有这样的事,也好从中转圜,玉声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