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不想死(137)

虽然这么长时间,已经足够他看出如今拿主意的人是贺卿,但姚敏这样的老臣,自然不会在口头上留下任何把柄。因此一应事宜,都是请张太后做主,至于张太后要与谁商量,就不必他考虑了。

“真师以为如何?”张太后果然转头问道。

贺卿的眉头仍旧紧紧皱着,“不能放他就这么走了!”

如今他已经深入楚境,若是就这么让他全身而退,岂不表示大楚数十万守军形同虚设,可令他来去自如?

那是将大楚的脸面放在地上践踏。今日若不叫布日古德伤筋动骨,只怕以后整个西北就不得安宁了。他大可时不时遣一队骑兵前来骚扰,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建树,却可令大楚如鲠在喉。

姚敏面色沉着,眸子却是微微一亮。如今外面随驾的大臣们还在为圣驾是否应该后撤而争执,显然是被布日古德这一次的突袭给吓坏了。可贺卿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思路仍旧十分清晰,而且胆子大,有决断!

他有点儿明白顾铮将此人弄到朝堂上来的用意了。

只是……这么一个人,怕是不好掌控,将来又是一个隐患。

不过眼下,很显然还是贺卿这种行事风格更对姚敏的胃口,他立刻笑着道,“诸位将军已经遣人追击阻截,只是恐怕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不过,既然提前看破他的计策,可令三河县与银州城主动出击,打乱铁狼族的部署。”

撤退这种事,还是要悄悄地干,一旦曝光,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也要小心他们反扑。”贺卿补充道。佯败而走半路伏击追兵的例子多的事,不可不防。

姚敏点头应了,见二人没有别的吩咐,便退下去安排了。

其实这些事情,下面的将领们必然都会去做,但请示的事也不得不做,因此就都交给他了。所以姚敏出来时,众将已经商议停当,正准备发兵。

中军在肃州城留下了几万大军,既然铁狼族要撤,自然要赶快追击。否则让铁狼族就这么跑了,这几万大军跟着御驾到西北就等于是白转了一圈,什么都没落下。

这种争功的心思,姚敏没有点破,只将贺卿的提醒又说了一遍。

当日,大军便浩荡出发,整个肃州城内,只留下了一万守军。这还是因为圣驾在这里,不能再少。为诸将送行时,姚敏看着城墙上稀稀拉拉的士兵,忍不住皱了皱眉。

虽然肃州高墙坚壁,铁狼人绝不会想不开来攻城,也绝不可能成功,但他心里还是生出了一点不妙的预感。那个布日古德胆大包天,而且按照他们的推测,他如此熟悉中原文化,觉不可能只是通过学习,必然曾经在大楚生活过。万一就来过肃州呢?万一安排了细作混入呢?

姚大人心思敏细,在这种事情上更是不敢含糊,连忙找到留守的将军,下令增加巡逻的人数,严加防守,以免有所疏失。顺便还亲自对巡防队伍做了一些整改,这才略略放心。

而此时,贺卿正在见一个人。

正五品宁远将军,钦州兵马使,西南路援军统领张抗将军,当年因为唐礼臣之事,曾与贺卿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当时贺卿站在太皇太后身后,并不起眼,张抗对她的印象并不深。而他自己更是官卑职小,完全不认为贺卿会记得自己,因此对被召见一事,委实十分惊讶。

再加上他本该与其他诸将一起领兵出征,结果被贺卿单独留下来,眼看失去了机会,心下也不由腹诽几句。

但令他惊讶的是,贺卿一开口就说出了上一次见面的情形,“上回相见,还是因为瑞州之事,算来已有两年多了。张将军屡立功勋,实乃国之栋梁。”

这称赞不可谓不高,张抗连忙谦辞,口称不敢,心里对贺卿的观感却好了许多。

不过这一点好感,随着下一个问题,又降到了最低,“张将军与唐大人也算是患难之交。不知唐大人去职还乡之后,是否还与张将军有联络?”

张抗心下警惕,惜字如金地吐出两个字,“并无。”

“原来如此,那看来张将军也并不知唐大人如今并不在家乡,而是效力于顾相帐下了?”

张抗心头一跳,猛地抬起头来,却正好对上了贺卿似笑非笑、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视线。他连忙又低下头去,语气里已经添了那么几分不确定,“末将不知。”

“哦?那看来张将军必是忠于国事,无暇他顾了。”贺卿微笑起身,走到书案旁,对张抗招了招手,“张将军且过来。”

张抗心怀忐忑地走过去,却见这书案上,铺展开一张西北地图,十分详尽。贺卿没有继续之前那个话题的意思,对着地图问,“张将军以为,若是那布日古德要逃,该从何处走最好?”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