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兵部尚书黄鹏正眉头一皱,有些迟疑地道,“臣听闻民间有鬼火之说,似乎正与此相类。”
“鬼火?”太皇太后立刻捕捉到了这个词。
“正是……”此刻十万火急,黄鹏正也没有费时间去解释,而是直接对黄修道,“民间传闻鬼火只有用泥土覆之方能熄灭,黄都知可以试试。”
“奴婢这就去。”此刻灭火要紧,黄修答应着,朝太皇太后一礼,立刻小跑着离开。
养寿宫遍地绿植,取土十分方便,黄修又直接命人将一部分花盆砸开,很快就有了足够的泥土,总算逐渐将那火焰熄灭。
直到此时,太皇太后才领着众臣走了过来。靠得近了便会发现,这宫门只是看上去脏污了些,烧了那么长时间,竟是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可见那火焰,的确是天火。
——虽然按照黄鹏正的说法,应是鬼火,但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火焰如此诡异,又恰恰降到了养寿宫。
八月底,一场场秋雨之后,京城的天气已经渐渐转冷。此刻暮色笼罩大地,又不知从何处刮过来一阵风。太皇太后抬头看着字迹被污的养寿宫牌匾,只觉得那风中冷意不断透过衣物往自己身体里钻,让她遍体生寒。
事情虽然已经解决了,但却不能保证绝对不会传出去。毕竟宫中人多口杂,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来外间的窥探,太皇太后并不敢指望。何况就算当真按住了这个消息,在场诸人均是军国重臣,又亲眼目睹,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而一个被上天厌弃,降下“天火之罚”的太皇太后,要如何交代?
“诸位……”她开了口,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好像是磨着嗓子吐出来的字。这让她狠狠掐了一把掌心,只觉得嗓子里像是堵了什么东西,叫人万分难受。
却不得不继续说下去。
现在朝臣们没说什么,是给她这个太皇太后留下脸面。但这种事,终究是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此事明显是针对她,就算想推出旁人来顶罪也不能。此事之后,她在这些本来就压制不住的朝臣面前,也将不会再有任何威信。
若还想留下太皇太后的体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退一步,不叫别人逼到面前来。
“太皇太后,西北之事还未商议出结果。”顾铮忽然开口道。
太皇太后身体微微一晃,忽然轻轻颤抖起来,意识到给她做出抉择的时间其实很少,因为朝中如今的局势如此,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立刻裁决,根本无法停下来等她。
西北也好,江南也好……太皇太后不是没有努力过,但直到现在她才发现,其实她对这些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于朝政上,就算只是太平时期,她要跟上重臣们的各种决策都很艰难,何况是如今。
之前的一切都不过是强撑,此刻却尽数暴露了出来。
那种每天都在不停地做出决定,但其实并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好还是坏的感觉,其实糟糕透了。这段时间,她一直处在某种惶恐之中,而现在,这种惶恐达到了高峰。
一时间心灰意冷。
太皇太后整个人颓丧下来,微微一侧,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压在了身旁的内侍肩上,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脆弱和茫然,“诸位先生,哀家身体不适,只怕无力继续主持朝议。此事……此事就暂时交予政事堂……主持,拿出主意之后,再写条陈送来。”
即使压在肩上时她觉得自己扛不住,恨不得立刻卸下这些压力,但当真要松开手中的权力时,太皇太后还是不免心下一空,茫然若失。
表面上看她只是退了一步,维持住了颜面。可是太皇太后自己心里清楚,今日之后,她就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将会一降再降,再难恢复。
“太皇太后既然身体不适,自然应该好生休养。朝事繁忙耗费心力,臣以为,不该再让太皇太后烦心。”顾铮上前一步,语气十分诚恳地道,“若是一直忧心政事,只怕难以调理身体。”
太皇太后心下不由惊怒,她已经后退了一步,将决策权交给了政事堂,这还不够?
她紧盯着顾铮。这个人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知道顾铮顺利进入政事堂之后,她才发现,其实她从来没有掌控过他,而他也并未因为这所谓“提携”之恩而偏向她,反倒处处与她作对。
满朝称赞的大才子、能臣干吏……太皇太后忽然若有所悟。
因为顾铮注定会走上这条路,就算没有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这提携之恩,也就不占多少分量了。她这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喜欢任用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