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闺秀养成记(45)
而朱翊钺之所以这样痛苦, 恰恰是因为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他并不自私,相反,虽然他自幼长于深宫, 不知人间疾苦,但对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却能够感同身受,并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想到这,明夜不由肃然起敬,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如果将来登基,也必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君主。
明夜很想帮他一把,但同时心里也明白,这个过程虽然无比痛苦,却也是涅槃重生的一个重要关键,旁人的话,即使再有道理,即便他再如何认同,到底不如自己经过一番痛苦的苦思得来的深刻,只有此时越痛苦,他将来的志向才会越坚定。
她如今能做的,唯有陪伴而已。
李庆做事相当靠的住,说是守门,整整半天的时间,这座小偏殿附近,连只苍蝇都没能飞进来。
朱翊钺像尊雕塑一样静坐着,动也不动,开始,明夜还能勉强坚持的住,后来实在熬不住,便也不再管他,虽他去沉思去思考心灵叩问,而她则摆弄起面前的千字文,这是朱翊钺开蒙时的教材,是用来教她初步认字的。
一开始,明夜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她还能不认识字?而最后事实证明,少量的繁体字她能认的出来,可一旦数量上来,即便她早有十几年的教育打底,该蒙圈还是照样蒙圈。
得了,还是老老实实从头啃吧,一切,从认字开始。
整整半天时间,就在二人这么相对无言的氛围中过去了。
不过,即便明夜和李庆两人千防万防,到底还是有消息漏了出去,宫里的生活枯燥乏味,一点波澜都能叫人私下热议许久,更别说事关陛下待太子的态度,这件事,最先是在太监中流传开来,后又被内阁前朝知晓,待到前面都闹开了之后,这才慢慢传到后宫里。
说来,这也是皇后管理后宫向来严谨之故。
不过,明夜心道,这件事恐怕最高兴的,当属李贵妃。
因为,就在此事才传到后宫那一日,明夜上课时,便见到了一个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贵妃之子——朱翊钧。
明夜来上课的时间比较短,又赶上前段时间朱翊钧请了病假,这才一直没机会相见,只是,这才刚有点冒出头的消息,这位的病就突然好了,也实在不能不叫人不多想。
不过,这位李贵妃,也当真是个聪明的人,嗅觉之灵敏,反应之迅速,对时机把握之准,实在叫人不能小觑。
朱翊钧只比朱翊钺小一岁,除开朱翊钺的身量要比他高些外,二人的长相体态,也颇为相似,就是那种,叫人一打眼就知道这二人是兄弟。
既然连李贵妃都能探听到的消息,没道理皇后会不知道,而最叫明夜感到意外的是,皇后却对此只字未提,没有干涉,没有开解,更没有教育,若说改变,也只有在平日里对朱翊钺照顾的更为精心而已。
皇后能做到这一步,可真是叫明夜吃惊不已。
自来,后权都来源于皇权,看一个皇后或是太后地位,其本质上看的是她对于皇帝所施加的影响力,也正是这个缘故,便致后妃对儿子分外看重,这种看重不单单指关心,而是会想方设法在儿子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自己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加重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分量。
譬如这其中的佼佼者——李贵妃。
明夜在宫里住的时间越长,便感触越深,看的越透,正是因为有着对比,才更能凸显出皇后的难能可贵。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这需要无比的魄力和无比的自信,方能做到这一步。
……
自上次的字符事件后,朱翊钺整个人越发的沉静起来,若说之前的他眼底闪烁的都是骄阳,那此时,在这抹骄阳之下,已然用了阴影的存在。
他们仍旧每日上学,每日一起学习,只是之前的玩笑不再有了。
就在明夜以为,朱翊钺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他终于开口了。
这是一个寻常的午后,朱翊钺正在检查她的功课,待到放下课本,才似有似无的感叹道:“小夜儿,你说,这世上的人,其实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最后都会屈服于规则,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朱翊钺的身份就注定,他心里即便再憋闷,也难以找到倾诉对象,而对她说的这些,明夜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朱翊钺万分憋闷之下的无奈之举,说实话,能憋到现在才说,已经十分叫人佩服了。
明夜心里对此也一清二楚,但,理智是一码事,感情又是另一码事,无论是作为小伙伴的身份,还是作为一名历史旁观者的身份,她都不愿意朱翊钺继续这样下去,因为,通过上次的字符事件,明夜已经对太子这个身份所代表的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