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快……逃……”孙润安紧张之中大喊出声。
却在关键时刻,孙二太太脚下一个踉踉跄跄整个人向前跌去,正好撞进孙润安怀里,她张开的一双手臂也将孙润安牢牢地抱住。
突然之间的变化,让孙润安一时难以应付,那凶徒却已经赶到扬起了手中的匕首,孙润安感觉到了脖颈上传来的森然冷意,凶徒这次不是威胁而是真的要杀人,可他此时此刻却半点也反抗不得。
死亡立即将他整个人笼罩,唯一的期盼是凶徒杀了他就不会向母亲动手。
刀刃毫不迟疑地向他落了下来。
“咣”地一声清脆的响动,紧接着孙润安感觉到脖颈一痛,凶徒握着匕首的手紧紧地贴在孙润安的脖颈之上,那匕首的利刃仿佛已经完全没入孙润安的皮肉之中,可孙润安却觉得自己尚能喘息,心脏犹自在胸膛中跳动。
为什么呢?难不成被人刺中脖颈却还能活下来。
孙润安在凶徒眼睛里看到了惊诧的神情,凶徒下意识地抬起手,两个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匕首之上。
匕首不知什么时候从根上齐齐断去,只剩下个木柄握在凶徒手中,这就是孙润安还能活命的原因。
凶徒回过神,丢下手中木柄,伸手就要去折断孙润安的脖子,可已经来不及了,他感觉到有人快步走上前,一阵凌厉的风向他袭来,紧接着他腰间一疼,整个人向一旁狠狠地跌去。
紧接着那凶徒下颌被人摘下,一条绳子将他紧紧地捆住。
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几个道士进了门,发现出了事,立即让人端来几盏灯将整个后殿照亮,只见除了孙二太太和孙润安以及地上的凶徒之外,还有两个男子站在那里。
这两个男子显然就是捉住凶徒的人。
其中一个男子神情冰冷,浑身上下有种拒人于千里的疏离,微微扬起的凤眼中带着几分威严,他低下头看向孙二太太和孙润安:“你们仔细看看,可认识他?”
男子所指自然是地上的凶徒。
孙二太太此时才反应过来,脸上那满是惊诧的神情,转眼变成了慌张和恐惧:“不……不认识……我们怎么可能认识他,他是来杀我的……方才慌乱之中润安为了救我,差点丧命于这凶徒之手。”
“还好没事。”孙二太太关切地看着孙润安。
孙润安心中油然淌过一阵暖流,母亲好像还从来没有这样温和地对待过他,即便他方才差点死去,也算值得。
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
孙润安将孙二太太扶起来,然后立即躬身感谢救了他们的人。
孙润安道:“幸好兄台出手及时,否则只怕我已经命丧黄泉,请问兄台如何称呼?”
永夜开口道:“我家公子姓宋。”
“宋公子。”孙润安又是行礼。
宋成暄淡淡地开口:“怎么不多带几个人进大殿?”
孙润安略微迟疑,转头向殿外看去,母亲今天没有让身边的管事妈妈跟过来。
孙二太太不假思索地道:“我只是虔诚祈福,哪想到会有凶徒在玄女娘娘的大殿里。”
说话间,孙家的管事妈妈跑进来,一脸惊诧地看着所有人:“这是怎么了?太太您怎么样?”
孙润安正准备上前再与宋成暄说话,宋成暄却走出了大殿。
道观中出现了歹人,道士们纷纷赶过来查看,张真人带着观主急忙走上前,宋成暄吩咐观主:“观中出事,我已经遣人去府衙禀告,府衙的人会立即前来主持大局,在此之前你们要将道观中的人都清点仔细,所有人都不能离开道观。”
观主急忙应承吩咐身边的徒弟:“听到没有?快去办好,与那些来上香的善人说清楚,请他们先去休息。”
几个道士应了一声立即去办。
宋成暄向道观的后门看去,方才徐清欢见永夜已经攀上了玄女大殿的殿顶伺机而动,她便带着人离开。
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任何的言语,但是却能猜到彼此的心思。
既然他在这里,大殿里的凶徒必然难以逃脱,她此时最该做的是去道观周围查看情形,这样一来但凡有什么异动都能尽收眼底。
可如今凶徒已经被捉,她却还没回来,定然是有事发生。
观主看向宋成暄道:“道观在此多年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形,幸亏几位善人出手将凶徒制住……”
宋成暄却仿佛没有听到观主说话,方才在玄女娘娘的大殿里看到那凶徒时,他就已经知道此人不是谭二。
谭家是商贾,谭二再怎么辛苦也不会干太多的力气活,以至于让手心里生满老茧,而且那人的年纪也和谭二不相符。
以那人在大殿中的作为,并不像是什么心思缜密之人,相反的那人被捉之后明知无法逃脱,还竭力挣扎,如同一头困兽,目光虽然凶狠但是也很单纯,与杀害孙二老爷的人表现出来的特质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