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皇爷居然知道自己去年大年初一就得了没趣,回去哭鼻子的事。
第二,皇爷知道太孙曾经给她几本佛经让她仔细研读。
这两件事足以让徐循目瞪口呆了,她又进入了那种有问必答的老实状态——也还好,小徐同志的工作态度一直都是很端正的,对太孙交代下来的功课,肯定会用心完成。“回陛下的话,《无量寿经》已能背诵了。”
“好。”皇爷又开始喜怒无常了,现在的表现主要是喜。他转身冲安王妃等人说,“你们在家也都多念诵《无量寿经》,你们姐姐在世时最为信奉此经,曾对我说,念诵此经譬如为她祈福。此言近年来在我心头一直萦绕不去,可见其果有夙愿。此女毫无所知,便能为仁孝皇后祈福,亦是大有福运。我这串佛珠没赏错人。”
呃……这也能被夸?
徐循都有点目瞪口呆了,好在之后也没什么下文——这么多人等着拿压岁钱呢,皇爷能分配她这么几句话,其中恩宠已经足够让人眼红了。她赶忙行了礼,就攥着佛珠退到了人群后头。
今晚这几出戏,真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徐循还没回过味来呢,只是站在殿角发呆。刚好现在屋外有中人放焰火,领了压岁钱的低等妃嫔也是三三俩俩地出来说笑,屋内屋外都比较热闹凌乱,也没人留心干清宫角落里的她。徐循站了一会,回过神来,见远处柱子边似乎有一角红衣,她定睛一看,就把三宝太监给认出来了——他老人家正背着手,悠然地在廊下看烟花呢。
徐循犹豫了一会儿——今晚她实在不应该再生事了。
可被人提点了不道谢,她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犹豫了再犹豫,她还是拎起裙角,悄悄地走向了廊角。
☆、提点
徐循的脚步声虽轻,周围虽然热闹,但三宝太监那也是有名的练家子了。——这位威名赫赫的天下第一太监,其传奇生涯就始于靖难中勇救皇爷,也是戎马出身,一身的功夫显然未曾放下。徐循还没走到近前呢,他一直腰,眼睛一瞪,顿时有一股赫赫威风洒了出来,太孙虽然也是高壮汉子,但和这个年过天命的太监比,在男人味上居然好像还落了下风……
徐循吓得倒退了一步,但三宝太监人很和气,一见是她,面上表情就软了下来,还和徐循打招呼呢,“姑娘这是出来看炮火?”
想来是多年不在内宫走动,他的称呼有点不合礼节,但徐循也不会和他计较这个。她犹豫了一下,便福身认认真真地给三宝太监行了礼,“多谢太监大人指点之恩。”
三宝太监笑了,“一句话而已,算什么恩情,姑娘别和咱家客气。”
咱家,也是太监常用的自称,不过那都是对着下人的,在主子们跟前,再显赫的太监也得自称奴婢。三宝太监的底气,这就可见一斑了。
徐循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三宝太监是正四品的内官监太监,她徐循呢?无品,说那什么点,若要较起真,她还得对着三宝太监行礼呢。“那时候我可吓蒙啦,要不是您一句指点,我可不要御前失仪了吗,那是大罪呢。您老一句话是发自善心,可对我就是指点的恩情了。”
其实,虽说三宝太监威名赫赫,但那是在宫外了,他又不在内宫走动,就是和徐循认了干亲对她也没什么帮助的,徐循就是觉得,不论人家怀了什么心思,对她有帮助也是不争的事实,她得把自己意思摆到。
“我没什么可以谢您的。”见三宝太监沉思不语,她又很诚恳地道,“只能给您道声新禧了,多谢您发了善心,指点了我,我在深宫给您念佛保平安呢。”
正月三十日,是钦命第六次下西洋的大好日子,次次出洋都是有风险的,这声祝福算是很合时的。一直沉思不语的老太监面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打量了徐循几眼,道,“姑娘真是个实诚人。咱家在内帷服侍了四十年,见的人多了去了,和姑娘这样实诚的那还真是少有。”
三宝太监一生传奇始于战场,但实际上在打仗之前,他已经是燕王身边最为信用的内侍了,在下西洋之前,便是皇爷的得力助手,把持内宫大权不知多少年了。他这句夸奖,夸奖得徐循都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她羞红了脸冲三宝太监微微一笑,想走,又有点舍不得——眼前站着的,可是五次下过西洋,又都平安返回,见多识广的传奇人物。小徐婕妤多少也有点见到名人的羞怯和兴奋,虽说场合上不大合适,也怕打扰了老太监,但她是很想听些西洋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