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还是有人抓住徐公不再是徐公,而是庆国丞相的事说徐公已从贼,这圣旨也有问题,算是多多少少挽回一点颜面。
不过这个仗仍然让他们打得节节败退。
云青兰那边气势如虹!
虽然在姜姬或徐公看来,云青兰从凤凰台逃走是一步臭棋。但在云青兰自己和他的属下看,这明明是一步好棋!
当皇帝显然有点太难了,退而居其次,当个诸侯王不是很好嘛!
他们到了河谷以后,王宫也建起来了,封官授爵人人有份,比以前屈居在皇宫里当个护军好多了呢。
而且有徐公和姜姬在背后给云青兰鼓劲,云青兰打起仗来一点都不怕的。
别人说要去凤凰台告状,要告诉天下人,云青兰擅动刀兵,乃大不敬之罪。
云青兰哈哈一笑,竟然说“凤凰台与家无异”。就差说安乐公主对他真心一片,谁去告状都没用了。
他这里上下一心,都觉得自己走在光明大道上。
义军那里,各自为政,各有心思。
姜姬还发现,她算错了一件事,就是各城拥有的兵马,可能根本没有她想的那么多。
风迎燕以灵武打比方,他实话告诉他,灵武真正的兵马数只有两千余人,而且非常单一,没有步兵,全是骑兵和弓兵。
在他后面的固卫,虽然有着看守诸侯王的“职责”,但崔家到固卫后,觉得花钱养兵没有必要,反正这固卫又不是他家的,真大军压城了,出城投降就是,这样方才不伤一民一物。所以固卫的兵数可能只有一千左右。
她恍然大悟。
在这样一个“和平”的世界里,以打嘴仗为主要模式的世界,任何一个城池都不可能花大力气养兵。
只有那么几个比较特别的。
剩下大多数都是不想白白花这个钱的。
他们可能会屯集许多兵器,比如箭头、刀、枪头等铁器,因为打仗时武器的消耗是很快的,打造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但他们不会长年累月的练兵,更不会没事屯上几万兵。
各城屯兵大多以千为单位,过万的很少,小城更可能连几百人都没有。
平时根本用不到,等到真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把城中的男人都召集起来,发给他们兵器,临时操练一番就让他们上战场了。
等到这一群乌合之众联合到一起时,手里有兵的,当然不愿意白白消耗掉;手里没兵的,只能给钱给粮,当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一直给。
这就是义军最大的矛盾。
所谓的义军,其实是由某几个家族倡议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顺便扩大地盘。
风迎燕从商人送回来的情报中告诉她,这段时间里发生的联姻代表着什么,又有哪几家因为无法支撑而有了退意,更有浑水摸鱼的人。
比如安城,他们那里就不出人也不出粮,只出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美文,以振奋军心!
姜姬听到这里就笑了。
笑完就叹气了。
她是真没想到这群人这么没用。一堆人打一个,都能让云青兰占上风。
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这场糊涂仗已经有人想退出了。
云青兰估计已经觉得自己战无不胜了。接下来,他很有可能会跑到凤凰台来。
但她现在不需要天下人把目光集中到凤凰台。
风迎燕走后,姜姬叫来了王姻,问他能不能找人把皇帝在河谷的消息送出去。
皇帝在哪里?这个问题到目前根本没有人深究过。
就算是这座城里的人还有人相信皇帝仍在宫里,安乐公主正是为了照顾皇帝而来。
而外面的人更加不需要确认这个:皇帝当然在凤凰台。
就算云青兰拿出过圣旨,也只是被人猜测他把帝玺带走了。没人想过他把皇帝也一起带走了。
因为如果皇帝真的被云贼带走,凤凰台不该一点反应也没有啊。怎么说也要天摇地动一下的。
凤凰台的毫无反应“证明”了皇帝还在家里,没跑到外头去。
王姻一听就想摇头,“公主,三思啊!如果知道皇帝陛下不在宫里,那……”天下大乱。
皇帝在宫里,这皇帝的权威就还在。哪怕云青兰把徐公带走了,把朝阳公主带走了,可能还带走了帝玺,但这一切都比不上皇帝的一根手指头。
如果云青兰连皇帝都带走了,皇帝还一声不吭的,那这个皇帝就真是弱的不堪一击了。
“皇帝”这个形象会彻底丧失权威性。
一个傻子能当皇帝还十几年没出事,正是因为“皇帝”的权威性没有丢失。
一旦皇帝失去权威,那就不会再有人畏惧皇帝了。
王姻:“只怕马上就会有人到凤凰台,求见皇帝。或是求见公主。”话音未落,他就明白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