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清和(615)



孟清和相信,以永乐帝的眼光,定然能看到背后乃至于更深层次的意义。说不定,他没想到的部分,也会被提出来并加以执行。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件事已经涉及到扩张领土的问题。

如果他聪明,就不该继续插手,假释道衍在,定然也会给出同样的建议。

孟清和自然不笨,得知沈瑄以剿寇的理由先一步离开安南,“功高震主”四个大字就砸在了脑门上。

以定国公的地位和实力,尚且要把功劳送出去,自己不趁早收手靠边站,真等着别人找麻烦,在永乐帝跟前给他上眼药?

在朱能第二次上疏之后,孟清和做了彻底的甩手掌柜。

听到沈瑄途经凭祥的消息,更是将所有事情一推,亲自到城外迎接。

“迎接国公爷是大事,凭祥诸事,李大令同县衙中人自定即可。”

兴宁伯很潇洒,说放手就放手。此举让习惯了内外诸事皆登门求教的李大令有些发懵,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才逐渐走上正轨。

这段时间里,县衙二尹和主簿和其背后的家族展现出了相当实力,思明府凭祥县,李氏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不说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却是必然。

此事是好是坏,已同孟清和无关,他做了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如果李家不能扛起领头羊的责任,就只能将手中的令旗交给别人,退后一步,安分的做个富家翁。

继续打着兴宁伯的名义压制他人?

为了一手创立的凭祥市坊,孟清和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进步。

一家独大,只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李庆青多少能猜到孟清和的想法,为此,即使有族人抱怨,也没有再请兴宁伯援手。

要么凭自己的力量压垮对手,要么被对手压垮。李家能够父子两代占据凭祥县令一职,自然有相当的底气,不是随便某个家族能轻易取代的。

思明府当地的豪族开始了各方面的角逐,临近的州府也闻风而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促成这一切的孟伯爷,却带着亲卫,迎出城外十里,翘首等待定国公的队伍。

正午时分,架在火堆上的大锅飘出香味,一桶桶的杂粮饭掀开了木盖,在监工的哨音下,役夫们直起身,抹一把脸上的汗水,排着队开始领饭。

一阵如雷鸣般的马蹄声突然响起,不同于商队的驽马,蹄声仿似重鼓,一下下敲击着众人的耳膜。

孟清和顿时精神一振,双腿一夹马腹,迎着蹄声就冲了过去。

“伯爷!”

亲卫都被吓了一跳,连忙挥鞭追了上去。

跃上一处土丘,视野更加清晰。

石子和泥土铺成的大路,可容四马并行。

远处地平线,似刮起了一阵黑色的旋风。带着战场上未褪去的血腥和煞气,迎面而来。

孟清和心如擂鼓,喉咙似被堵住,发不出一点声音。

定国公一身玄甲,带着血光的煞气,如利箭破开长空。

帅旗之下,骑兵在前,步兵在后。

朱红的袢袄,似乎燃烧过的火龙,从被征服的土地飞腾而来。只有经历过战场拼杀,沐浴过血光,才会有这样的气势。

激动的不只是孟清和,紧跟而来的亲卫,也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敬佩,震撼,热血沸腾,各种情绪在胸中激荡,以致同兴宁伯一样失声。

距离土丘尚有一段距离,队伍开始减速。

沈瑄同样看到了孟清和,到了近前,猛的一拉缰绳,战马嘶鸣。

“国公爷……”

孟清和喉咙发涩,只吐出这三个字。

沈瑄弯了一下嘴角,黑眸染上了笑意,“十二郎在此迎瑄?”

低沉的声音,熟悉,却又让人感到陌生。

孟清和有些恍惚,本能的调转马头,同沈瑄并肩而行。

“这些时日,十二郎可好?”

“啊。”

脑袋里仍是一团浆糊,口中只能发出单音。

“在安南征战,瑄一直想念十二郎。”

“哦。”

“十二郎的信,瑄已收到。”

“恩。”

“十二郎,”沈瑄侧过头,双眸中映出孟清和的影子,“可曾思我?”

孟清和回神了,意识到沈瑄说了什么,脸没红,耳朵却充血了。

四下看看,亲卫距离两个马身,却不保证一定听不着。侯二代如此那啥,他委实有点HOLD不住了。
上一篇:汉侯 下一篇:今朝有喜

来自远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