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侯(325)

目送更卒飞驰而去,魏太守表情肃然。

在赵嘉道出其负重四十余斤,来回十里,多数盏茶可至时,王主簿等人皆难掩讶色。

“以此法练兵,假以时日,堪比魏之武卒,秦之锐士。”五官掾感叹道。

战国时期,魏武卒作为最精锐的步兵,一度傲视群雄。

作为魏武卒的创始人,吴起奉行“在治不在多”的统兵策略。在选拔士兵时,执行严格标准,凡应选武卒,必须能衣三重甲,背负十二石强弩、五十支弩矢,外加一面大盾,并且执长戟,腰悬利剑,携带三日军粮,一日急行军百里。

这样的选拔标准,既保证了魏武卒的战斗力,使这支重装步兵成为精锐中的精锐,却也限制了魏武卒的发展,注定这支军队不可能大规模扩建。

历史也证明这一点。

从创建到灭亡,哪怕在最鼎盛时期,魏武卒的数量也不过五万。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建立军功爵制度,秦人闻战而喜,军力大盛。秦军令出如山,击敌犹如虎狼,在秦魏大战中,收复河西之地,被天下呼为“锐士”。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赵嘉训练的这批更卒,既有魏武卒负重疾行之能,又如秦锐士严守军令,且斗志昂扬,除了少些血腥气,同正卒几无差别,经过战场磨练,必能成就精锐。

思及此,魏太守目光灼灼,王主簿等大佬亦是视线火热,齐刷刷落在赵嘉身上,盯得后者很不自在,头皮都开始发麻。

“阿多如何成此强军?甚善!”魏太守按住赵嘉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明显热切。

赵嘉僵硬地动动嘴角,把训练的经过如数道来,包括细节在内,半点不落。

听完他的话,几位大佬全都没说话。

半晌,才有人道出一句:“军虽强,难仿。”

直白点说,赵嘉练出的这批更卒,基本是用钱粮堆出来的。

每日三顿,顿顿见荤腥,允许壮汉们敞开肚皮吃,试问哪支边军能够做到?

连魏悦都是借了赵嘉的好处,营内才能五日宰羊。换成其他边军,纵然是都尉亲军,也没有这么干的。

无法维持充沛体能,就无法坚持高强度训练。强行加码,非但练不成强兵,更会带来反效果,造成非战折损。

正是想明白这一点,才有郡官感叹,赵嘉练成的兵固然好,但也只有他能行,旁人无法仿效。

魏太守没有出言,站在木台上,见更卒陆续返回,习惯性地在校场列阵,无一人喧哗,终究不舍得放弃。心中开始琢磨,可以仿效魏武卒,精选少量军伍,练成一支精兵。如能成军,配合云中骑,在同匈奴交锋中,势必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至于练兵所需的钱粮,可以向长安递送奏疏。如果长安给得不多,就只能朝北边想想办法。

去草原的商队送回消息,八月将归。

此行收获颇丰,单是牛羊就赶回数万头,兽皮更是以车论。

停留茏城期间,商队见到从极西之地来的商人。这些人皆是高鼻深目,相貌类似鲜卑胡,看到商队运来的丝绸,恨不能扑上去,抱住就不撒手。为了买到丝绸,他们愿意给出同等体积的黄金宝石,战马骆驼同样没问题。

商队中有专门的通译,天生的语言人才,经过一段时日,掌握不少陌生的词汇,搭配匈奴语,磕磕绊绊,不需要其他胡人帮忙,彼此也能交流。

领队提出要未骟的战马,商人们没有半点犹豫,当场点头。

他们的国家离汉朝很远,中间隔着大片草原,丝毫不担心汉朝得到战马,会调头来攻打他们。反过来说,他们和匈奴算不上对付,如果汉朝找匈奴麻烦,他们乐见其成。

双方打得过于火热,不可避免,引起匈奴人警觉。

不想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领队采纳卫青蛾的建议,以最快的速度交割货物,迅速动身南返。

这次能找到茏城,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碰上这些极西之地的商人,更是意外之喜。

匈奴反复无常,难保不会见财起意,在中途下手。商队众人打起精神,一路谨慎前行,更派出快马,先一步往边郡送信,希望郡内可以派兵北上,确保这批货物的安全。

接到消息后,魏悦就带兵出发,当日北行数里,和李当户所部汇合。这也是魏三公子对赵嘉的练兵方式感兴趣,却没和魏太守一同前来的原因。

看过更卒操练,魏尚等人没有多留,午后即返回郡城。

临行之前,魏太守吩咐赵嘉,让他在更役结束后,尽快往郡城一趟。赵嘉拱手领命,送走一干郡中大佬,转身返回校场,命小吏吹响木哨,继续阵列训练。

上一篇:好莱坞都被惊呆了 下一篇:清和

来自远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