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明和魏建设笑了。
常光荣瞪两人。
张小明赶紧说:“别觉着简单。就说毛衣,你要买毛线吧?要买机器,还要设计花纹吧?你一个人干得忙成陀螺。关键你不懂。你像叶姐学的就是计算机,搞个计算机相关的公司,我肯定双手支持。”
叶烦点头:“小明说得对。首先你要想好生产什么,其次你要去工厂了解清楚,再租房买机器找人。这比我弄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工作麻烦多了。”
常光荣想过:“做衣服。人离不开穿。”
“什么衣服?”叶烦又问,“裙子看起来一块布就能做,但是也需要设计师。”
常光荣认真考虑过:“去服装学院找人。我听说那个学校很全,有懂设计的也有懂面料的,她们也会用机器。”
叶烦:“无论休闲装还是西装,你都不如甬城的物美价廉。要说便宜时髦的,全国各地都没法跟羊城比。”
叶烦进中高档的衣服去甬城,甬城跟羊城价格差不多,从甬城和杭城拿货能节约运费。如果只拿夏天的衣服就去羊城,衣服薄不占地方,一车皮够她手下人卖一个夏天。
常光荣难以置信地问:“我在首都搞服装厂毫无优势?”
叶烦:“可以做市面上少的又有市场的。”
魏建设嘴快:“哪有这种啊。”
火车还没开出去很远,叶烦指着高楼上的海报:“有的。”
几人勾头朝外看去,海报上不是当红艺人,而是一个运动员。常光荣问:“运动服?”摇了摇头,“不行!”
叶烦:“可以!学生需要,老人也需要。偶尔想锻炼的中年人也需要。只是运动款式看起来简单,但面料考究。如果生产运动员穿着舒服的鞋子,不比研究‘汉卡’轻松。”
常光荣不看好这行。
叶烦可以理解,她没有上一世的记忆也不看好,毕竟这年头连中学生都想弄一条喇叭裤:“明年是奥运会年。今年租工厂找人赶不上,但是可以找冠军打广告。再过四年赞助国家队。热门运动轮不到你,你就赞助没人关注的项目。赞助费便宜,省下的钱买广告,运动员家乡头版,家乡人民以他为荣买运动服,那一个地方就能养活你的厂。”
常光荣半信半疑:“成吗?”
叶烦:“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录音机的广告?广告出来不但全国皆知,还出口到国外。咱们国家人多,你不需要想着国外市场,北方市场就能让你吃到撑。你的衣服出名好卖,自然有人主动找你,好比以前只有几个人找我拿货,现在有店面的就有将近二十家。”
常光荣有叶烦说的那款收音机,早两年天天都能听到那款收音机的广告:“广告这么有用?”
叶烦点头:“还有一点,学校开运动会要运动服吧?你可以跟学校合作。没有这方面人脉可以拉个朋友进来。学生父母一看衣服质量好,穿着舒服,运动服可以当睡衣,家长有需要的话肯定找你买。”
魏建设不禁说:“常哥,叶姐,我插一句,服饰这方面咱们算有几十个售货员。到时候叫他们帮忙带几件,不需要在首都打广告就能传遍全市。”
叶烦没想到这点,不禁给魏建设竖起大拇指:“对!你连销售员都省了。”
常光荣:“听你这么说可以试试?”
叶烦:“我们又不是沈万三,咋可能做什么成什么。不好卖就打折,然后把机器卖了,亏不了多少。又不是搞虚拟的东西,一旦赔了血本无归。”
“你是指股票?”
叶烦点头:“比赌石还不靠谱。你以后到港城想买就当买彩票,别指望因此暴富。”
常光荣在首都算是个小富豪,不着急暴富,也觉着暴富的事是异想天开:“记下了。那就试试?”
叶烦再次提醒:“找个人分担风险。”
常光荣:“你不是不想出钱吧?”
叶烦白了他一眼:“我出三成,但有个前提,不许学人家上市。我们都不懂金融,一旦上市人家把公司做空我们还得帮人数钱。”
常光荣去过几次港城,听说过股票,自然也知道什么是“上市”。
“这点我知道。”常光荣以前不懂隔行如隔山。叶烦一提到公司,常光荣就眼晕。这个公司还有他一份呢。碰不懂的,他真会变成睁眼瞎。
常光荣想自己生产服装也是因为干了几年服饰生意,很多面料他打眼一瞧就知道是棉麻真丝还是的确良。
常光荣看向张小明和魏建设,你俩怎么想的。
张小明:“我俩没那么多钱啊。”
叶烦:“光荣,你拉个人入伙给他百分之五干红,别让他参与管理,出资方面叫他意思一下就行了。他要多出点钱占百分之十也行。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改日贸易公司算我们仨的。”
常光荣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贸易公司也能帮我卖运动服?”
叶烦点头:“有人要就行。发达国家瞧不上就卖给发展中国家。”
常光荣顿时对他的服装厂信心大增,迫不及待地说:“我本来有点不好意思,但你建议我做运动服,找冠军代言,我觉着没什么比‘荣光’合适,无上荣光啊。”
叶烦:“名字想好也别着急,一步步来,样品出来注册公司也不迟。”
“当然了。不然急冲冲搞个公司,半年没弄出一件衣服多丢人。”常光荣道,“我给你几千块钱,你回头把港城市面上的运动服都买下来,男女各种款式各一套。”
叶烦诧异:“说干就干?”
“当然!现在办厂的那么多,我犹豫三年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