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692)
那就更别提那些传承几百年的世家以及顶级权贵家族了,难怪一年一年沿袭下去之后,土地兼并往往会成为最严重的阶级矛盾。
周义认为田产应该“诸子均分”,而周礼则认为嫡长子应该继承大头。
两人都望向萧瑀。
萧瑀沉吟:“按照律令,诸子均分是正理。按照古礼,嫡长子继承也说得过去。但是!”他抬起眼里看向周礼,眼神犀利,“昔日你父亲还在时,你便以嫡长子的身份获得了恩荫,直接入仕,入朝为官直到现在。你既已经享受过嫡长子的特权,岂能再享?故而,老夫认为诸子均分才是公正的做法!”
周礼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起来。
周义则嚷嚷出来:“正是!萧公果然慧眼如炬。当时我可没和大哥抢过恩荫的名额,至今都还未是官身!”
他得意的看向自家大哥,心里嘟囔:占过一次便宜还想要占第二次啊,哪有这么美的事情?
周礼闭上眼睛,沉默了一瞬后睁开:“那便依萧公所言。”
于是,田产便在大房所有人的不爽中一分为二了。这期间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争执,比如大家都想要肥田不想要瘦地,但总的来说分得还是比较顺利的。
还有铺子,按照诸子均分的道理本也该是一分为二的,但这时候孔氏冲了出来,开始哭诉自己这一房人口比二房多了那么多,这样分法难道是要他们去喝东北风吗?
大房的几个女儿羞愧的来拉孔氏。
徐清麦低头喝了一口茶,掩饰住自己眼角的鄙视。大房也真是做得出来,就让孔氏一个人在前面不顾形象的闹,那么多大老爷们却在后面坐享其成,说不得最后还要嫌弃孔氏丢了他们的体面。
用得着却又看不上。
萧瑀气得不顾自身形象都想要翻白眼了,但终究孔氏的泼妇行为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最后她多争取到了东市的两间铺子。
柳氏气急,不就是撒泼吗?谁怕谁?
不过她刚想要站出来,却被一旁的周自衡扯了扯袖子。她回过头去却看到自家儿子摇了摇头,用口型示意她不要去。
柳氏虽然生气但现在却很听周自衡的,毕竟这可是自己最出息的儿子,于是深呼吸了几下,愣是生生的忍住了。
这些大件的分完,接下来就是一些小件的东西比如库房内的收藏和摆件等等。一样一样的来,一件一件的清,徐清麦听得都要打呵欠了。
这时候人群中有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
“都说父母在,不有私财。可据我所知,十三郎与十三弟妹在外面却有不少的铺子和庄子,按理来说,这些应该都算是公中的才对!”
第234章
徐清麦与周自衡抬头望过去,却是大房的一位儿媳发的声。徐清麦依稀记得是五郎的妻子。
那娘子见大家都看了过去,连忙低下了头,似乎很是不好意思的样子,连连摆手道:“奴也不过是随口说说,若是有哪里说得不对,还请大家见谅。”
孔氏却眼睛一亮:“你却说得不错,父母在,无私财。二房在外面的那些东西却也要好好的掰扯掰扯。”
柳氏砰地一声将茶杯放了下来,她早就不爽了:“怎么?嫉妒我儿在外能干,自己给自己挣了一份家产?你们若是有本事,不妨也去挣啊!谁拦着你们了不成?”
孔氏羞恼:“弟妹这话却是无理。十三郎未成家之时所有吃穿用度皆是公中出,包括他的官职也都是蒙了族中荫庇,怎么现在却完全不认了吗?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哦,你们所说蒙族中荫庇就是流放到江南是吗?若不是我儿有能力,他可能现在还在江南边陲之地待着呢!”柳氏火力十足,“再说了,这成家立业后在外面置办点小产业,谁家的郎君不是这样干的?你大房的郎君们在外面就没偷偷的置个产,怎么不说收回公中呢?”
徐清麦:“……”
江南倒也不至于就成了“边陲之地”。
周自衡附和柳氏,挑眉看向孔氏:“大伯母,恕我所知,大哥在西市的斗鸡场里可是入了干股的。还有……”
他话还没说完,周大郎就开始疯狂咳嗽起来,好不容易才止住,艰难道:“我等不过是小打小闹,赚点零花钱罢了,哪儿比得上十三弟那般大手笔!”
语气颇有些酸溜溜。
周自衡淡淡一笑:“大哥却是低估了自己却又高估了弟弟了。谁还不是为了两口饭吃?这样吧,既然是分家,那咱们就堂堂正正的来。我也不想做那等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小人,早就将这几年置下的一些产业给带过来了。”
他让随喜递过来一堆契书。
周礼和周大郎下意识的想要接过来,结果周自衡直接递给了萧瑀。
萧瑀接过来,一张张的细看。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往这边望。待到萧瑀抬起头来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双双贪婪的眼睛,他忍不住重重哼了一声,将手中的这堆契书抖了抖。
“周十三郎在江南之地苦心经营,将地荒粮少的江南改造成了大唐膏腴之地,这是何等的功勋,也是何等的艰难!徐四娘虽是女子,但是春巡义诊,连我这等深居长安之人都能知道她在江南百姓心中的地位,这又是付出了何等的心力才换来的!而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