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672)
周自衡严禁将士烧杀抢掠,他是兵部郎中,说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为此他将襄城里所有的富贵人家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交了一笔保护费,发给了所有的将士——驻守了边境那么久,总得给人家吃点甜头。
所以,从将领到士兵,到最后大家氛围都挺和谐,其乐融融。
徐清麦扑哧一笑:“你这法子倒是和我们的差不多。”
打土豪,分田地。这标语对于后世的他们来说可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现在虽然田地分不了,拿出点金银出来分分也是可以的。事实上除了一点杂音之外,大多数的城中土豪们也是愿意这样的,不然等士兵们杀疯了,他们所要面临的损失可不就只是这样了。
不过周自衡还做得更多一点。襄城不比云中富足,一场雪下来,很多穷困的牧民立刻陷入到了困顿之中,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他便让富户们开仓放粮施粥。
他大权在握,而原本守城的阿史那社尔冷眼旁观,富户们不答应也得答应。不过,周自衡也给了他们一点甜头吃,那就是让跟随而来的太医寺医工和学生们留在襄城给他们义诊。
这可是你即使跑到云中或者是跑到朔县什么的都得不来的待遇。
除非去长安。
给了棍棒再给颗甜枣,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即便是劼利可汗回来,想必襄城的百姓们也依然会选择跟着大唐走。
阿史那社尔旁观一通后,也顿时感慨在治理方面,简单粗暴的突厥的确是比不了。原本因为归顺还有些不适和怅然的心情立刻就好多了。
周自衡道:“处理了这些事情后,我刚好就接到了大将军的信,立刻赶了过来。”
“做得好!”李靖赞许地看了两人一眼:“贤伉俪都是心怀百姓,慈悲之人。”
现在已经不是乱世了,之前那一套也得改改了。不然回去被御史大夫们参一本,也挺头疼的。周十三郎这个法子就不错。
周自衡问他:“大将军接下来作何打算?”
“我正要找你。”李靖将他带到舆图前。
徐清麦见状便想要离开,却也被留了下来:“无妨,并非什么机密。”
李靖将云中城的位置圈出来,沉吟了片刻后又将北边的一个点圈出来。古代的舆图很简陋,徐清麦大概看懂了,那应该是阴山脚下。
“我估摸着劼利会往这个方向逃,”李靖指了指这个点,“懋功贤弟应已前往此处阻敌。我欲将云中城作为驻扎地,调兵马前来,正好一前一后将劼利包围……”
接下来,他说了一些战术安排,徐清麦也听不太懂,但她明白劼利这次大概是插翅难逃了。
当天晚上她没有去王宫里休息,而是陪着周自衡歇在了他的营帐内。
两人在营帐外燃起了一簇旺盛的篝火,开始各自讲述分开后自己遇到的事情。
夜半无人,徐清麦偷偷地挪了过来,让自己靠在他的肩上。周自衡索性将自己的灰鼠皮大氅将她裹住,两人依偎在了一起,便再无任何寒意。
火烤得人暖融融的。
草原上还偶尔有着雪的痕迹,月亮悬挂在天上又大又圆,一片清辉比中原更甚。不知有谁在远处吹起了羌笛,苍茫的声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徐清麦喃喃道。
周自衡接了她的下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两人相视一笑。
徐清麦喟叹:“怎么就这么能写呢!”
相反他们两人在大唐浸润了这么久,一点诗歌的文采都没有沾上,还是那么的庸俗。
“庸俗也没关系。”周自衡抱紧她,“自古文章憎命达,能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比起成为一代文豪来,他更想要拥有这样的幸运。
徐清麦想起其中翘楚,诗圣杜甫,见证了大唐的繁华却又不得不承受大唐的颓败,也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她问:“咱们改变历史了吗?”
周自衡:“谁知道呢,尽人事知天命吧。”
徐清麦点点头,她又想起远在长安的周天涯,更是怅然:“也不知道天涯怎么样了?哎,本来说好好的研究一下怎么让她上学,结果就遇上这么个事……”
周自衡柔声安慰她:“无妨,等我们回到了长安,有得是时间来陪她。”
徐清麦和他开始絮絮叨叨,讲的全是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回去要如何分家、如何让周自衡上学、再搞一下城外的庄子,最好再引一条温泉过去以后冬天好泡温泉……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大事之后,这些生活里的琐碎,此时此刻却给了她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终于脚踏实地了。
夜越来越深,营帐外空无一人,无人添柴的篝火便也在逐渐的冷去,只余下一地灰烬。
……
寒风凛冽中,劼利可汗带着随他一起出逃的突厥贵族们一路往北走。
“去漠北!”一众人喊着。
“不错,去漠北然后再杀回来!”
劼利脸上却阴晴不定:“下雪了,这时候要翻越垭口去漠北,你们想死,本汗却不想!一群蠢货!”
被他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大家这才从乱糟糟的情绪中醒过来,恍然意识到眼下的局面似乎并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