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652)
突厥在抢地盘上在行,在经营地盘上却实在是糟糕。
阿史那社尔嗤笑一声:“若是归了大唐,难不成你们还能将它建设为长安不成?”
“大唐并非只有长安。洛阳、扬州、姑苏、越州这些城市也都发展得很不错。”周自衡道,“若是整个西域都归于大唐,那自然也会享受到相应的规划。别的不说,百姓安居乐业还是可以做到的。
“羊毛、药材、畜牧、奶制品,甚至矿产,这些其实都是你们的优势,也是中原诸镇所缺乏的。而和其他的区域互相连通交流,取长补短,才有发展的机会。”
就好比后世的西北,虽然经济依然比不上东部和南部,但总有几个有特色产业的城市冒出来。
阿史那社尔本来就是调侃一句,却没想到得到了他这么长的一段回答。
他越听越认真,到了后面甚至思索起来。
周自衡转过来,笑了一句:“不过,这些都是空话。如果一个地方不太平,那不管有多少好东西有多少优势,都是多余。只要一场战役,就会摧毁一切。”
他看向襄城,眼神里带着深刻的同情,怜惜这座古城即将又一次迎来战火。
他喃喃道:“人类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一切周而复始。”
阿史那社尔将这句话听在了耳里。
这时候,周自衡勒转马头,对着阿史那社尔拱了拱手:“既然已经到了襄城,为免让将军难做,那我们不如就在此地分开吧。”
阿史那社尔没有问他怎么就如此笃定自己会放他走,有的事情其实无需说得太透。
他失笑摇了摇头。
“走吧!下次再见,或许就是在战场了!”
第213章
阿史那社尔带领着他的骑兵去了襄城,而周自衡则与李崇义等人停留在之前的小山岗上,看着他们马蹄扬起尘土,朝前奔腾而去。
李崇义面色凝重道:“阿史那社尔若是一心想要与大唐为敌,也是个难缠的对手。”
周自衡轻笑出声:“他不会的。”
在长安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阿史那社尔对中原的文化非常向往。和从周朝延续下来的中原王朝不一样,两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频繁的在进行朝代更替,胡人来了汉人来,汉人来了又被胡人颠覆,很多人或许前一晚是这个朝代的人,下一晚就变成了新朝的人。
这样的环境下,突厥汗国根本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民族凝聚力。即便是灭国,也不像汉人一般拥有那么强烈的国仇家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突厥部落直接铺盖一卷,带着牛羊和部众直接就归顺了大唐。
他们天生的就认为该臣服于强者。
他勒转马头:“我们出发去朔县!”
他们得要绕过襄城和恶阳岭,才能到达朔县。天气已经逐渐变得寒冷,北边的风刮过祁连山和贺兰山然后一路南下,早上起来已经能够看到旷野上冰白的寒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周自衡并没心思欣赏这样苍凉却别有一番风味的边塞美景,他快马加鞭,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蹿了出去。
“走吧!回大唐!”
所幸阿史那社尔给他们留了足够的物资补给,让他们不用分出精力来操心吃喝与御寒,在变得越来越凛冽的北风中,几天之后他们抵达了朔县。
朔县早已经进入到了战备状态,不仅城门紧闭,城墙四周角楼燃起篝火,城墙上持刀戟的士兵不断地在巡防,戒备森严。
“快开门,吾乃金吾卫中郎将刘毅,随行有兵部郎中周纯、河间王世子李崇义!还不速速开门!”
早在他们过来的时候城墙上就已经注意到了,并且早已经将利箭对准了这一行人,提防他们做出任何敌袭的举动。听得这番话后,守城的将领大惊,将小篮子放下去,收了令牌上来一查看立刻便去禀告了自己的上司。
就这样一层层,汇报到了李靖面前。
李靖当然知道徐清麦和周自衡的事情。徐清麦被突厥掳走让她的同僚们十分愤怒,认为这是突厥对大唐的挑衅。不过周自衡追出去之后,一些言官也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弹劾他,认为他为了自己的私事而置朝廷职责于不顾,应该严惩。
但在私底下,在民间,周自衡的这种行为却很为大家赞赏。唐人多血性,又爱浪漫,在李靖出京之时便已经听过一些名士为此做的诗赋,认为两人之间情比金坚。想必如今已经更多。
当然,这些都不是李靖的关注重点,他最高兴的是,周自衡过来后,大军的后勤调度总算是有人接手了。
“快,快打开城门迎他们进来!”
周自衡见到李靖后先是请罪,他现在的职位是兵部郎中,而李靖在朝中职位是兵部尚书,自己这一走可给这位直属上司惹来了不少麻烦。
李靖温声道:“无妨,快起来。人不轻狂枉少年,有血性是件好事。便换成是我年轻时,恐怕也会做和你一样的选择。”
他身为大唐军中赫赫有名的帅才,看上去却并不张扬,为人温和。
周自衡低下头:“卑职惭愧。”
“至于朝廷那边你也别担心,陛下已经为你做了遮掩,说你前往突厥是受了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