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605)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将今日的经历告诉了李世民:“我与四弟,和周寺丞讨论了一些问题……”
他将上午的对话全部复述给李世民听了一遍。
李世民原本是在悠闲地倚靠在坐床上,听到后面已经不自觉地直起了上半身,他挑起眉道:“重视技术吗?这倒是颇有意思的一个谏言。”
李承乾忙道:“父皇,这不是谏言,只是我与周寺丞私下谈论。”
他不希望周自衡因为这样稍微有点离经叛道的言论而变成众矢之的。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心中好笑,自己这儿子倒是真挺维护周十三郎。嗯,尊师重道,很好。
他不以为意道:“无需忧心……”
其实朝中操持实务的大臣并不如承乾想象的那般古板与墨守成规,他们往往更识时务也更灵活,周十三的气质与风格倒是与他们是更类似的。
只是他也没解释,打算等儿子日后亲自处理政务后再自己慢慢发现。
李世民听到关于纸张的那一段,眯起了眼,心中的那根弦似乎动了一下。对啊,为何不从这个角度来选择破局?或许,该让人好好的去管理管理将作监了!
纸张、印刷、书本、教化、人才……
这些似乎都是可以连起来的。
……
在长安往西三十里路的地方,被封锁起来的农庄中,情绪正变得微妙起来。
好在,并不是垂头丧气,而是隐隐的振奋。
“和前日一样,丙组的十个人,只有一个人出现了低烧,其他九个人都体温正常,他们身上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溃烂,只有手臂上的那个接种的伤口有溃烂的痕迹。”
负责照料丙组的医工停顿了一下,“但是它的溃烂并没有扩散,很快就愈合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伤疤。”
徐清麦和孙思邈安静地听了全部,对望一眼。
徐清麦按捺住自己心里激动的心情:“走,去看看!”
她觉得有很大的概率,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样子。
孙思邈也是激动的:“走!”
第190章
丙组的人在手臂上的确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小疤痕。
徐清麦对这个疤痕无比熟悉。在她的年代,手臂上出现这个疤,往往就代表着成功接种了牛痘,后来天花被宣告消灭不再接种疫苗,便换成了卡介苗。
巧得很的是,医工给他们接种的时候,选择的也是上胳膊。
因此,徐清麦看着这个同样位置的小疤痕,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熟悉感。
她激动极了:“孙道长,我觉得这一次咱们成功了!这一组应该就是真正的牛痘!”
孙思邈眼中流露出欣喜之色,这也是他这段时间见过的最特别的一种病症表现,与众不同。或许正如徐清麦说的那样,这就是他们日思夜想,苦苦寻找的牛痘!
刘神威道:“那接下来是不是要进入到下一个流程了?”
下一个流程就是让接种过牛痘的病人去感染一次天花,如果免疫,或者是只有轻微的症状,那就证明疫苗是真实有效的,这才是真正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步。
徐清麦摇了摇头:“等再过半个月吧。”
疫苗起效果也是需要时间的。
孙思邈看了看眼前的病室,面上露出一丝不忍。之前接种牛身上各种痘疮时,这些病患无非就是经受一些病痛上的折磨,但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可这次,却是真正要经受生死考验的,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死人。
徐清麦与刘神威也知道这一点。
他们沉默了下来。
徐清麦想到了自己以往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的辩论赛,如果有两艘船,一艘船上有一个人,另外一艘船上有一百个人,而你拥有一个按钮。只要按下去,只有一个人的那艘船会爆炸,而另外一百个人的船会得救。
你到底按还是不按?
她之前当综艺节目看,看得津津有味,为辩手们的妙语连珠感到钦佩,一会儿觉得该按,一会儿又觉得不该按。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亲自面对这个选择。
而现在放在她前面的,是十个人,与上百万人上千万人的对比。
一边的砝码加到无比重,按理来说,这个决定应该做得很轻松。可实际上,徐清麦却只觉得沉重。好在现在还有个缓冲时间,可以让她逃避一把。
这日晚上,徐清麦躺在床上有些辗转反侧。
她点进去看了看自己的系统——这半年多来,她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长时间的浸淫在系统里了。一个是因为忙着研究大蒜素和青霉素,只有少部分时间可以去虚拟手术室磨炼磨炼,一个则是因为现在升级的动力并不大,有了悲田院后积分也有了稳定的来源渠道,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掉了一些积分之后就患得患失。
她又点进去了积分商城。
现在系统开放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已经非常多种类了,可以说除了一些昂贵的特效药以及大型的医用设备之外,其他的都有,连抗生素都有非常多种。
徐清麦在刚来的时候特别担心自己生病,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焦虑了。她身边不仅有一堆名医,更有孙思邈这种级别的神医,还有系统所提供的现代药物,无需再杞人忧天。
盯着看了半天,徐清麦从系统空间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