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581)
徐清麦没想到他们考虑得那么周全。
她看着这一对璧人,不得不说张家和张郎君在这个时代算是极好的婆家与夫君了。当然这应该与顾三娘子的出身同样不差,两人家世旗鼓相当有关系。
她笑了起来:“行,说不定咱们还可以一起回长安。”
顾三娘子和张郎君没有多打扰她,留下礼物后并未多做停留,只是再三邀请她去姑苏玩。
过了几日,周自衡带着徐清麦还有周天涯,以及刘若贤、赵阿眉、随喜、林十五等人开始了自己最大范围、最长距离的一次春巡。
……
长安城内。
孙思邈正在看自己的一些老友的来信。
他放下信件,笑着对刘神威道:“却是来信问我,之前承诺的杏林之会是不是还算数?”
当日在姑苏谈医论道之时曾经约定三年后在长安再举办一次谈医论道,如今三年之期已经到了。之前那些来参加的各地名医们纷纷主动写信给孙思邈,询问这事儿还作不作数。
“当然要办。”孙思邈点点头,“这几年的新药、和新医理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也该到举办一次聚会的时候了。”
他很认同徐清麦的理念,知识和技术需要交流,切莫不能闭门造车。
他让刘神威研墨,准备给那几位老友回信。
刘神威皱眉道:“可是,四娘还在江南没回来呢。”
“无妨,定在十月吧,四娘说她七月前会回来。”孙思邈抚须呵呵一笑,“到时候组织的事情就交给她了。不过,有些住得偏远,得提前写信邀请。”
孙思邈写了一封后觉得这等事务实在是没意思得很,索性将笔递给刘神威来写,他自己袍袖一甩,准备出门了。
刘神威接过笔:“……那您去哪儿?”
孙思邈头也不回的:“我提前去城外的皇庄上看看,这段时间就不回来了,那边要开始种痘了。”
种牛痘。
刘神威立刻放下笔:“我也去!我可以去庄子上再写。”
别以为他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丢下他,不就是担心庄子上有危险,想要把他留在家里吗?
孙思邈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叹口气:“行,你也跟着一起来吧。”
他这几日起卦,觉得这一次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181章
牛痘的推进并没有徐清麦和孙思邈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在那场天花疫情结束之后,徐清麦就开始对朝廷提了想要进行牛痘疫苗的实验——这件事需要人力配合,且具有风险性,不可能偷偷来做。
但也因为风险性,即使是原本行事果断的李世民以及杜如晦等都陷入到了犹豫之中,更别提那些保守派了。即便是有着巨大威望的孙思邈也站出来说可以一试,朝中也依然是以反对声浪为主。
直到在去年,在山南西道的梁州一带,又爆发了一场天花疫情。这场疫情来势汹汹,好在因为太医寺早在京畿道周围有过针对疫情的宣传,地方官员处置迅速果决,才让它没有大范围的蔓延开来。但也因为发现得比较晚,且长安过去梁州有一段距离,待徐清麦带着悲田院的人赶过去的时候,因为天花而过世的已经数以百计。
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已经留下一脸的麻子,在世人的眼中几近毁容。
朝廷百官这才惊觉,虽然长安城的疫情被扑灭了,但是随时有可能再复发。它始终都是一个威胁。
于是,在太医寺的再三请求之下,朝廷终于艰难的通过了牛痘实验的这个项目。原本巢明是想要让徐清麦来负责这个项目的,但徐清麦却认为孙思邈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毕竟这是他的首创。
巢明本来以为孙思邈会拒绝,毕竟他并不管事,没想到孙思邈却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孙思邈就成为了负责人,然后徐清麦给他打下手,还调了其他两位太医博士过去。
不过,进展并不是太顺利,中间遇到了很多问题。
在徐清麦离开长安的时候,他们正好卡在一个瓶颈里,所以徐清麦申请休假,觉得休假说不定能活跃一下脑子,换一个思路。
孙思邈带着刘神威出了长安城,骑马骑了大约半个多时辰,才到了秘密封锁起来的庄子上。
说是一个庄子,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牧场。
养牛,是他们当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从牧监要过来一批牛,然后再去特意挑选了几匹病牛混在其中,牧监官员们那情绪复杂的眼神,刘神威到现在还记得。结果,病牛到了牧场后才半个多月,就直接传染了所有的牛,死伤过半。
第一批牛,宣告失败。
流程继续再走一遍,牧监官员们就差拿看傻子的眼神来看他们了。
刘神威从唏嘘的回忆里醒过来,正好看到自家老师动作利落地翻身下马,赶紧跑过去扶着他:“老师,您下马也不和我说一声。”
孙思邈:“……真当我七老八十了连个马都不能自己下了?”
刘神威看着他还硬朗无比的身板和矍铄精神,钦佩道:“年轻人都赶不上您。”
牧场守卫森严,毕竟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会把病毒带到外面去,孙思邈和刘神威通过了三重关卡才进去。里面的人也不能轻易出来,出来要视情况做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