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380)
徐清麦道:“与其说陛下和皇后站在我这一边,不如说陛下和皇后看到了民间的苦难,站在了老百姓的那一边。所以,臣很高兴。”
李承乾若有所思,李丽质似懂非懂。
李丽质好奇的问:“徐太医,民间有很多苦难吗?”
徐清麦听到她这般问,抬头看向殿外,悠然道:“公主殿下想要听吗?”
李丽质点了点头:“想要。”
她很久都没有出过宫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
李承乾也是。但是他觉得大唐一统天下,民众的生活比起前隋来应该是越过越好才是,怎么还会如此苦难?他将信将疑。
“相比起乱世,百姓们的生活自然好过了许多。但是,如今一切都还没有建立起制度,正处于一个混沌的过渡期,所以才更需要努力。”徐清麦解释道。
她开始给他们讲解外面的世界。
当然,不全是苦难,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
“江南一带多水域,有的时候在野外走,还能看到鳄鱼……”
两个孩子很配合的发出“哇”的惊奇的声音。
“还有其他的野兽,所以百姓们开荒的时候偶有伤亡。最可怕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各种寄生虫……那边的竹子长得特别快,所以很多人都住竹楼,这就是因地制宜。听说岭南一带,竹楼更多,层层叠叠……”
她讲得引人入胜,两个小听众也听得十分入迷。
“大唐的疆域如此之大,真想每一处都去走一走看一看。”李承乾发出感慨道。
他以前和西北一带以及边镇的人打交道更多,觉得草原辽阔,骑马驰骋,让人无比向往。但那次在周宅听了徐太医与周补阙讲海外风物与地理,这才知道原来那么大的草原也不过只是天下一隅。
这会儿听了徐清麦讲江南,却又觉得江南之风采不弱于草原,长江奔腾入海同样壮美。
徐清麦赞同他的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是该多出去走走看一看。”
身为帝王,却从未踏足过除了都城之外的其余疆土,在她看来是很荒谬且可悲的一件事情。
不过,她说完之后也警觉的看了看周围,然后对李承乾眨了眨眼睛:“太子殿下可别说是我说的。”
李承乾发出了愉快的笑声,重重的点头道:“好!”
徐太医可比那些给他上课的老师们有意思多了。
而此刻,在丽正殿。
“承乾与长乐去看徐太医了?”长孙皇后听了后轻笑道,“知道了,给那边再送点茶点过去。”
李世民揶揄道:“徐太医这坐监可坐得真是舒适。”
“陛下还说呢,”长孙皇后嗔怪道,“好端端的非得让人留在宫内。徐太医昨日才熬了个通宵,又立下了功劳,结果您不赏,反倒还把人家给关起来了。”
李世民叫冤:“我正是为了要保护她!而且,我看她自己,倒也是不怕的。”
不仅不怕,还伶牙俐齿得很,经常怼得人哑口无言。
他收敛起笑容,沉吟道:“现在事态已经发展至此,不把道理辩明,估计是难以善了了。如此也好,趁着这个机会,也能看清楚一些人。”
看看谁是真正的为民着想,谁是真正的在做实事,谁在浑水摸鱼,谁在落井下石、趋炎附势?
就像是裴寂,似乎就很不满自己身上这个司空的这个职位,还想要恢复往日的荣光。
李世民漠然的想:“既如此,那不妨早早的回去养老吧。”
长孙皇后正色道:“陛下,您是知道臣妾的。臣妾并不欲参与朝政之事,但徐太医一事却不仅仅关系朝政,也与宫城内,不,是天下女子之健康、子嗣之健康有关,所以,臣妾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长孙皇后经历了昨晚的大抢救,亲眼见到了徐清麦是如何将已经被稳婆与其他太医下了死亡通知的杨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给救活的。虽然那孩子似乎比正常的婴儿要病弱一些,但毕竟她们活下来了!
这让长孙皇后不禁想到了更多。
如果这项医术能够推广到民间,那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女人受益?
身为皇后,母仪天下。长孙氏虽然因为一些不可言说的原因选择不参与任何朝政,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她的眼界就只停留在皇宫的一亩三分地上。
长孙皇后郑重的向自己的夫君,也是大唐的皇帝陛下拜下:
“陛下,臣妾以皇后的身份向您请求,宽恕徐太医的一时不敬,让她留在太医院内。这将是造福大唐子民千秋百代的大事!”
“观音婢,你起来。”李世民懂她的意思,他颔首:“你放心,朕知道。”
与此同时,在太医院内,正蔓延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自从巢太医令从朝堂回来后,便将钱浏阳、徐英两位太医丞叫到了自己的廨舍内,大门紧闭。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和一些言语很快传了出来,所有的太医博士、助教们都战战兢兢,走路屏声静气,生怕惹来注视。
严雪文和姚明镜为徐清麦感到担忧,同时又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意味。
太医令的廨舍内。
太医令巢明冷冷的看向太医丞徐英:“我知道是你将那幅画从我这儿拿走的。”
那幅刘神威所画的《丙戌年六月初五于江宁仵作房观解剖》原本是孙思邈寄给了钱浏阳,而后来钱浏阳将几幅解剖内脏图示以及这幅画一起拿到了太医院内,供一些太医博士们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