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的大秦要亡了!+番外(99)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刘萤原本想留下来,等新年开始再离宫。

胡亥翻阅着全部离宫宫女与姬妾的名册,道:“若论真本事,你该是第一批离宫的宫女,如今多留了你这近半年,已经是朕为朝政耽搁了你。朕还记得第一次见你,问你是否愿意回家,你当时虽然强作镇定,然而难掩激动。现在人虽然留在宫中,只怕心已经飞回家乡了?”

刘萤望着年轻的皇帝,内心又是感激又是震动,没想到时至今日,皇帝还记得初见时她的细微情态。

“陛下,奴在宫中能为陛下所用,便是奴最大的荣耀了……”

胡亥笑道:“这才哪到哪儿啊?你在宫中能帮朕的忙,到了宫外,就能帮朕更大的忙。你要壮起胆子来,将来朕用你,就好比朕用朝臣。唔,你知道夏临渊和李甲?以后啊,你就跟他们一样,出去替朕抚定四境的。”

皇帝亲封的抱鹤真人和李斯之子,刘萤当然知道。

整个宫廷都流传着抱鹤真人的传说,关于他是如何三言两语便降服了造反大军的。

听到皇帝把自己与抱鹤真人相提并论,刘萤面色涨红,胸中热血涌动,虽然声音仍是柔婉,语气却多了一分铿锵,“奴必不辱命!”

“朕当初说好的,等你回乡,送你一支护卫队。务必让你风风光光回乡。”

刘萤望着胡亥,因为感动,越发不舍起来。

胡亥却是挥挥手,笑道:“去去,早些上路,说不定回家还能赶上冬祭。”

“奴告退。”刘萤最后望了胡亥一眼,低声道:“陛下千金之躯,万望自己保重。”

这种词儿胡亥听多了。

他点点头,表示听到了,道:“朕让阿圆送你出宫,就好比朕亲送你了。”

刘萤给他磕了个头,抱着包袱出了章台宫。

马车声碌碌,刘萤也踏上了返乡之路。

胡亥独自在宫中,年节下,也想有点团聚气氛。

都说有小孩子的地方是最热闹的。

可是小团子瞅着胡亥就跟阶级敌人似的。

本来就没有父子感情,胡亥倒没什么感觉,但是怕吓着小孩子。这个时候医疗又不发达,万一不小心把这根独苗给弄折了,他去哪儿再找个继承人?

好在胡亥还有一条狗。

“小二郎!”

听到主人的召唤,二郎神立刻摇着尾巴飞奔而来,“汪!”

胡亥一弯腰伸手。

二郎神立刻仰天躺倒,露出肚皮,小尾巴还一个劲儿摇着。

胡亥笑着把小东西抱起来,摸着狗头,道:“走,带你去个好地方。”

这个好地方,就是骊山皇陵。

年终祭祀,也祭奠祖先。

自然而然的,胡亥想起先帝来。

不管是他还是原主,都从来没有去过骊山皇陵。

胡亥召了李斯同行。

骊山皇陵工程的总负责人是李斯。

李斯一年就放半天假,还又被皇帝传召了。

这就是能臣的甜蜜负担呐。

君臣二人一狗,行走在骊山通往皇陵的路上。

胡亥已全然拥有原主记忆,回忆着笑道:“朕记得小时候,先帝让你率领七十二万刑徒修筑皇陵。那是……先帝三十七年之时。皇陵修到一半,你给先帝上奏章,说是‘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朕当时在旁听说了,还问先帝‘廷尉李斯果然凿到地底了吗?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帝笑朕年少无知,给你批复‘旁行三百丈,乃止’。你当时果然往旁边支出三百丈,继续穿凿了吗?”

李斯微笑道:“先帝御令,老臣自然谨遵奉行。”

胡亥叹道:“先帝音容宛在,时时入朕梦中。他雄才大略,操控帝国于掌中。朕才德不及先帝,唯有日日谨慎,才能挑起这负重担。”

李斯道:“先帝胸有气吞八荒之势,乃一代开创雄主。陛下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正是守成明君。天地造化,自有规律,陛下又何须过谦呢?”

李斯到底是多年重臣,拍起马屁来比叔孙通这等人高到不知哪里去了,春风化雨般,毫不谄媚,叫人心里舒服极了。

胡亥只微微一笑。

因为陈胜等人造反,带兵杀入了函谷关,胡亥临时调拨骊山刑徒去应战,皇陵修筑工程便搁置下来,至今也没有恢复。

原本计划中该有五十余丈高的封土,只填了三分之一不到。

所谓的封土,其实就是帝王陵墓上鼓起的土包,用来保护墓室、标明位置。只不过普通人的叫坟,只是一个小土包。帝王的封土,却是拔地而起一座小山。

先帝皇陵封土虽然只填了三分之一不到,却也已经有二三十米之高。

胡亥曾经梦到先帝在九层高台上俯瞰,便是封土内的九层高台。

胡亥走到封土脚下,仰望,只见未完工的封土呈红褐色,裸露朝天,尚未植树。

他没打算进皇陵,因为里面用水银做了百川大海。这会儿的人把水银当装饰品或药物,却不知道汞气剧毒。也算阴错阳差,许多盗墓贼不明原因暴毙,便是因为陵墓内存在大量水银之故。

若是水银可作为战争之用呢?

胡亥思索着,问道:“墓中所需大量水银,李卿当初从何寻来?”

李斯欠身道:“此非老臣之功。昔日巴郡寡妇清,从夫家丹穴业,数代积累,至于她乃有大量水银可用。当初是先帝传召,谈及皇陵之事,巴清自愿为皇陵供奉水银。”

胡亥一点头,道:“是了,朕记起来了。先帝为了表彰她,还建了怀清台。后来朝廷实行‘强干弱枝’之国策,让巴清迁徙来咸阳居住。朕记得她年纪挺大了——如今安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