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打点起了行囊东西,还有身边照顾的人员安排。
……
与唐宛卿为人母的担心不同,唐老太爷在得知沈秋会出国一段时间后,主动让家中的第三代子孙,尤其是年龄相近的那几个孙辈跟着一起去。
不指望他们能做什么,跟在沈秋身边见识见识世面,学些东西也是好的。
沈秋这只蝴蝶的半路穿入,改变的不止是沈家,还有唐家的命运。
唐家因为与沈秋合作投资各种实业生意,开办工厂,资产迅速膨胀,已经是全国巨富之一。比之原来的唐家,非但没有要衰落的趋势,反而屹立不倒,越发兴盛了。
也许是唐家发展的好,又有沈秋这个胜似妖孽一般的外孙女作为保险,不担心日后会有什么意外,唐老太爷这些年也越发心宽体胖,颐养天年,瞧着也能多活上两三载。
但人总是容易贪心的,哪怕唐家以后几代人财富都不缺,但更进一步的还有子孙的前程,唐家的将来。
这几年下来,唐老太爷对于沈秋的眼光再没有任何怀疑。比如现在新上台的那位政府领袖,也是在沈秋的建议下唐家避开了一次重大危机。
他也知道沈秋投资的不止有生意,还有其他的。若是这个外孙女姓唐,他压根就不用忧虑了。
唐老太爷甚至还提过待他百年后,不如由沈秋一并接管了唐家,这也不是不能成的,立下遗嘱换个姓就好了。
有的人家连女婿都能上位执掌家业的,何况是本就有着一层血缘关系的外孙女。
但沈秋毫不犹豫拒绝了,倒不是她对沈家有多少感情,而是唐家没有重要到那个份上,若有危险帮扶一把回报恩情就是了,没必要硬接下这一大摊子,劳心劳力还徒惹麻烦是非。
唐老太爷听后,不知是该说这个外孙女心明眼亮,对唐家没有贪图之心,还是惋惜遗憾了。
只是带人一起去国外看看,这个要求和接管唐家相比,简单多了,沈秋也就答应了。
恐怕唐老爷子也知道了她在做些什么。
*****
而在出国前还出现了个小插曲,因着连任务都已经完成了,沈秋更不会在意什么剧情了,可不想还会有人找上门来。
自唐宛卿回来后也参加了不少宴会的,不知怎么遇到了一个‘熟人’——许夫人。
其实对方也是打着沈家世交认识唐夫人的名义进了宴会,上来便攀关系拉人情,显然是有事相求,唐宛卿随意应付了几句,结果第二日就登门拜访了,还备上了厚礼。
伸手不打笑脸人,送帖子她还可以不理会,但人等在了外面,这下也不好明晃晃地把人往外赶。
唐宛卿对女儿道:“那就见一见,看他们是什么事吧。”
萧函不可置否。
许夫人早早打听了沈公馆在沪都的名声地位,进来前对所见到这般富丽堂皇也有些心理准备,只不过还是忍不住觉得沈秉实在愚蠢。为个外室私生女,闹得与家世雄厚又这般厉害的唐宛卿离婚,真真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许家之前也不是没想过走沈秉的关系,谁想他作为新任当家的亲生父亲,却是早已被边缘化了,毫无地位可言。恐怕唐宛卿虽离了婚,但照样在沈家当家作主。
许夫人也是放低了姿态,一上来就各种夸夸夸,“许久不见,唐夫人还是依旧雍容华贵。”
“这是沈大小姐吧,这气度一看就不是凡人,哪里是那些小门小户可以比的……”
唐宛卿却不想绕什么弯子,或是再提起沈秉苏玉翡那些人,“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许夫人脸色讪讪,这下才提出了难事,无非是家里生意出了问题,又要送儿子出国留学的,需要一大笔钱。
唐宛卿听了反倒云淡风轻,因为她根本不可能因为三言两语以及所谓的沈许两家世交情谊,就掏出这笔钱的,不然岂不是成了个冤大头,以后多的是上门打秋风的人。
“如今小女才是沈家家主,我已不管沈家的事了。况且即便是两家世交关系,支出这样一大笔钱也要让族人知晓才行。”
她当然不会让许家纠缠到女儿头上,三两下推到沈氏宗族上,只说将这事传回族里去,多的是沈氏族人去砸许家的门,什么关系还来让沈家出钱帮许家,有这个钱那也是照顾沈家族里的孤儿寡母,供族里的孩子读书识字,怎么会管一个外人。
许夫人闻言脸色有些难看,知道曾经的世交关系压根不被对方放在眼里,可偏偏谁让他们有求于人呢。
既然一开始打动不了唐宛卿,那少不得付出代价了,可是以许家如今的家底,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一个让他们骄傲出类拔萃的儿子许清鹤了。
在来之前许夫人就与丈夫商议好了最后的底线,于是期期艾艾提出可以让自家儿子入赘沈家,只要沈家和唐家愿意日后帮扶许清鹤的前程仕途。
本来还不好意思当着沈秋的面说出来,想着这种儿女婚嫁之事还是父母作主的。
许老爷和许夫人也是下了狠心,让儿子入赘说出去总是不好听的,但他们权衡过利弊,沈家的巨富还有唐家在政府方面的资源人脉,是许家难以企及的,若是真的结为姻亲,那可就是以后几代人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而且许清鹤的子嗣以后终有一日也会姓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