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记事+番外(34)
“既成事实,自然无法更改。除非八姑娘失了老太太的欢心,抑或在绣坊犯了错。”黄氏闭上眼,掩盖住真实的情绪。
“母亲,小八只有九岁,无需动她。反而是四姨娘,母亲更应该注意才是。”猜测着黄氏的心思,三姑娘望了过来。
黄氏闻言一震,睁开眼便对上三姑娘清明的视线,有那么一霎那的心虚。三姑娘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岁,很多事情她看的到也想的到。
“三姐姐说得对。四姨娘太嚣张了,还有九姑娘,整日耀武扬威,生怕别人看不到她似的。就是七姑娘也开始站队了,这几日她们走的甚是亲近。”还好她只跟这两人一起学绣活,旁的时间不需见面,不然她可忍不下去。
“没有齐家,父亲想升做总督尚需时日。”三姑娘轻轻开口,堵下四姑娘的抱怨。
黄氏本欲发怒的情绪瞬间消失无踪。总督位居正两品,不但光耀了门楣,也让三姑娘和四姑娘以后的亲事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所以,她不得不忍。就是嫡长女,靠着齐家的权势,攀上刘家也只是个嫡三子。若是再等上一些时日,待老爷的总督位到手,不是配不起刘家嫡长子的。争了这么久,莫绮衣最终居然输在了早生几年的份上,还真是可悲。
“母亲,有些事我们决定不了,就只能接受。一味的抗拒,换来的不一定会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没到最后时刻,究竟是谁输谁赢不得而知。说起刘家的亲事,三姑娘并不认为刘家嫡长子会是更好的良人。
四姑娘望望面色冷淡的三姑娘,再看看面色尴尬的黄氏,乖乖的选择了沉默。
有人欢喜有人忧。如今的莫园,最为得意的当属荣宠在身的四姨娘。
“娘,父亲今日会过来吗?”九姑娘跑到四姨娘面前期待的问道。
“小九很想见父亲?”四姨娘没有抬头,兀自摆弄着盒子里的首饰。嫡长女的亲事,她必须办的漂漂亮亮的让齐家满意。
“七姐姐要走了父亲上次送小九的玩意,小九没有了。”她不过是说说而已,哪想到七姐姐真的当真了。
第二十二章
“七姑娘?”四姨娘手下的动作顿了一下,眼神转向九姑娘,“小九,以后离七姑娘远点。”
“为什么?七姐姐对小九很好的。”虽说莫园有六位姑娘,可其他四位都是嫡女。身份的差异注定了她和七姐姐才是一路人,不是吗?
“七姑娘要走了小九的心爱之物不是吗?”四姨娘没有把话挑明,只是顺着九姑娘的想法说道。
四姨娘此话一出,九姑娘脸上的疑惑转为深思。明知是她的心爱之物还硬是要走,七姐姐真的是无意的?
“小九,除了娘亲和你六哥,其他人都不能信。”丢下这么一句话,四姨娘起身出了门。今日得去跟二姑娘商定嫁衣事宜。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此次莫园嫁女,必须以二姑娘的喜好为主,不得有任何马虎。
谁都信不得吗?九姑娘的眼神忽明忽暗,最终归至一片平静。
莫园其他人的想法莫绮琉左右不了,也不会去费心琢磨。这一月,她正忙着在绣坊打下手。说不上学习高深的技艺,不过是熟悉所有的绣制细节。看着那些使唤她使唤的特别痛快的绣娘们,莫绮琉嘴角勾起微不可见的笑意。这些人越是使唤她,越是将她们的本事露的彻底。所有的花色挑选,针脚布局,花样描绘,全程参与的莫绮琉始终不曾说过一个“不”字。
因为要去绣坊,莫绮琉再无空闲陪着老太太礼佛。当然,黄氏那的请安是怎么也少不了的。莫绮琉这边自顾自的忙碌着,而眼看马上就要出嫁的二姑娘却突然开始了低调做人。不再和黄氏争锋相对,也不再故作拖延请安的时辰,着实让人疑惑。
“姑娘,二姑娘这段日子很是异常呢!”说出这话的不是一贯管不住嘴的青芸,而是向来处事稳重的赵妈妈。至于为何赵妈妈会这般重视此事,自是因为赵妈妈刚刚得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听到赵妈妈的话,莫绮琉将手中的绣活搁置一旁:“妈妈的意思是二姐姐有所图?”
“是。王妈妈说,太太那边已经定下二姑娘的嫁妆了。”青芸紫芸已被支开,此刻的屋里只剩下赵妈妈和莫绮琉两人,说话亦不再避讳。
“母亲打算出多少银子?”既然是王妈妈所说,那就不会有错。
赵妈妈没有开口,伸出两个手指头。
看着赵妈妈的食指和中指,莫绮琉愣住:“只有两万两银子?”莫园不缺银子,据她所知,莫园在岳城的十家绣坊每年都有几十万两的银子进账。虽说绣坊的大权仍是握在老太太手里,可黄氏这个主母调用十万八万两银子却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她以为黄氏就是做场面也至少会出五万银子,没想到黄氏竟是如此的吝啬。
“还不是觉得这些年受委屈了,想借此扳回一城?”两万两银子之于平常人家自是想都不敢想的大数,可莫园嫡长女怎么也不该随便两万两银子就打发了。嫡长女不过两万两银子,下面的几位姑娘可怎么给嫁妆?
“母亲可有说别的?”如若只有两万两银子,光是老太太那就过不得关吧!黄氏这一出倒是闹得太过了。
“说了。太太说二姑娘嫁过去,刘家嫡三子定会分出来住。二姑娘带的嫁妆太多,怕会引来麻烦。”转述这些话的时候,赵妈妈是十分不屑的。哪个有家世的姑娘嫁到夫家没点私房钱?贴多少到夫家不过是看夫妻感情如何罢了。有齐家在,还怕那刘家吞了二姑娘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