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重生之盛宠夫人(6)

作者:半疏 阅读记录

重来一辈子,该出现的人早晚还是会出现!苏清蕙心下暗叹。

这二人都是娘亲陪嫁妈妈的女儿,一直深得娘亲的信任。只不过,她嫁去张家不久,便跟着张士钊去楚地上任了,这两个丫鬟留在张家,后来听说是嫁给了张家的下人,她也没再要她们过来服侍,倒是牡丹的女儿,便是上辈子在寺庙里伺候她孤老的绮儿。

一旁的绿意,见小姐竟认得她们,胆子也大了些,上前问道:“小姐,可要奴婢出去找回茉儿姐姐?”

“嗯,你去前头问问,这丫头去哪了?”苏清蕙有些不在意地应道。

刚才一会儿功夫,苏清蕙已经想起来,茉儿左右不过因她落水,被爹娘迁怒罢了,上一辈子爹娘要将她遣回家,是她求着让茉儿留下的,这一世,苏清蕙一见到茉儿,便觉得膈应的慌!

她没允茉儿去服侍李焕哥哥,茉儿倒也能耐,竟然去伺候起张士钊了,后来那些日子,张士钊每每用那双桃花眼,看着她似笑非笑的,苏清蕙心口一时便有些堵得慌。

只是茉儿也在她身边伺候好几年了,旁人是不知道茉儿这些前世里的行径的,为了免去无端的猜疑,她少不了要做做样子罢了。

看着牡丹端着茶水进来,苏清蕙接过来,轻轻抿了几口。那一脚是谁绊的她,上一世她怎么都想不出来,而在上一辈子茉儿跟了张士钊,她便明白了。

这辈子想她给茉儿求情,怕是还真不能够了。

第4章 蛇与农夫

这一日一早一家围着一张长条黄木桌用过饭,便准备往苏志远家去看望苏李氏。在大门处,苏清蕙倒不意见到了李妍儿和李焕哥哥,重生过来两日,刻意忽略的人,猛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苏清蕙却并没有以为的那般悸动。

缓缓地跟在娘亲后头,见李焕和爹爹说想一起去看望姑母,听着爹爹应了句:“应当,应当。”

和苏清楠同龄的李焕这时已然身形修长,脸上棱角分明,一双眼却是温润如玉,像冬日里烘烤的小暖炉,一眼望过来,便让人觉得心里熨帖。此刻的他躬身请苏父苏母先行。

苏清楠跟在娘亲后头,路过李焕身旁福身行礼,低声道:“昨日多谢李家哥哥热心相扶!”

她的声音清朗爽脆,并没有一般女孩家面对男子的羞涩,让对面的李妍儿不禁多看了她一眼,便见苏清蕙一身樱红齐胸瑞锦襦裙,外头罩着一件素绒绣花坎肩,利落地挽了个凌云髻,发上只簪着一枚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鸾牡丹分心,未施脂粉的脸上显着健康的红晕,神色间落落大方。

这神情竟是比往日要生疏许多,未得李焕缓过神来,李妍儿便捂嘴轻笑道:“蕙姐姐怎地和哥哥这般客气起来,当我们不知道你平日里和哥哥好得我这个妹妹都嫉妒不成?”、

苏清蕙神色未动,淡淡笑道:“妍儿妹妹取笑了,李家兄长一向对妹妹备加爱护。”

前头听了女儿这话的苏侯氏背脊微松,扶了自家老爷的手上了马车,像是没听到后面小辈在聊什么似的。

李焕被妹妹臊的脸上微红,低斥道:“妍儿休要胡说!”转身对苏清蕙致歉道:“妍儿一向爱闹惯了,望蕙妹妹莫要望心里去!”

苏清蕙看着有些拘束的李焕,笑着摇摇头,“无事,我先去前头陪娘亲了,妍儿妹妹一起吗?”

到底他们都还年轻,她不是十年后,二十年后满心疮痍的忧愁妇人,他也还不是士林中推崇备至的藜国名士,他们都还这样年轻,还会羞涩、拘束。

李妍儿和李焕是苏李氏娘家哥哥的一对嫡子女,来仓佑城投靠姑姑苏李氏,最后苏李氏却央着苏侯氏将这一对兄妹塞到二房来,只说家里妾侍多,乌烟瘴气的,怕带坏了两个孩子。

这一住便也有两年了,往日里,苏清蕙和李妍儿处的还算可以,虽不如她和莫漪的关系,却也每日里一起去书院,只是半年前这李妍儿总是似有似无地打趣她和李焕,近来估摸看着苏清蕙有些意动,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如果没有前世的记忆,苏清蕙怕是真的会将她当一个爱闹的妹妹,只是前世里李妍儿最后嫁给哥哥,对娘亲却并不恭敬,仗着自家大伯是她姑父,在苏家颐指气使,后来更是配合大伯不允许她回娘家。

苏清蕙看着跟着她后头上了马车的姑娘,长长的睫毛覆在一双剪水秋瞳上,闲闲地摸着左手上的香串,这辈子还长着呢!

一早便派小厮在前头通知了苏李氏,一行人过来的时候,苏家老管家和苏李氏身边伺候的李妈妈已经侯在大门处等着了,迎了一行人到前厅里。

苏清楠和李焕向苏李氏问了安便去找苏志远膝下的庶子玩去了,苏侯氏带着女儿和李妍儿陪在苏李氏跟前。

等苏志远走了,苏李氏才开口问道:“楠儿和蕙儿今日竟都来了,又向书院请假了吧?”虽心里抑郁,然见到侄子侄女,苏李氏心里也有几分欢喜。

“姑母,您就惦记着蕙姐姐和楠哥哥,我和哥哥您竟都没瞧见?”李妍儿嘟着嘴,撒娇道。

“你这孩子,我这才说一句呢,怎么不惦记你和你哥哥了?最近怕是又给你婶娘添了不少麻烦吧?”

苏李氏淡淡说着,一边示意弟妹坐在她边上,“我看蕙儿和你是越来越像了,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想着这姑娘真水嫩呀!”

苏侯氏虽保养的还好,面上并无细纹,只是到底不比十几岁时候的身段了,此时听嫂子聊起,也忍不住看了一眼女儿,见女儿亭亭玉立地立在嫂子身后,娴静温婉,像三月桃树上盛开的一朵轻柔的桃花,心里也涌起一股“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