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好+番外(978)

作者:非10 阅读记录

这是身为聪明人的体现,还是另有缘故?

那一夜,马婉彻夜未眠,想了许多,关于这名管事的,关于荣王府的,关于祖父和圣人的……

次日,她照常去给荣王妃请安,却在即将离开时,被两名婆子行礼拦下,只道王妃病情难愈,请她去佛堂为王妃持斋抄经祈福。

身为儿媳,尤其是李家儿媳,为婆母侍疾或祈福,都是极常见之事,她也曾主动提出过,但王妃每每都含笑道“有这份心就够了”。

所以这不会是王妃的意思……再联想到昨日自己与那管事的谈话,马婉很难不多想。

她下意识地说想先回去准备一二,但那两名婆子恭顺的态度中却透出强硬,只称“婢子们自会为世子妃备足一切所需之物”。

那一刻,马婉脑中轰鸣,再无半分侥幸。

那名管事必是将她探听之事传到了荣王耳中……

诚然,她探听的手段也并不高明……可放眼这偌大的荣王府,处处皆是盯着她的眼睛,而无一可为她所用之人,她并没有更加稳妥周全的手段可用。

最重要的是,祖父在信中交待她【务必查明此事】……她如此处境之下,这【务必】二字,本身就代表着冒险与不惜代价。

可如此隐秘之事,倘若是真的,又当真只是她不惜代价便可以查明的吗?

按说祖父不会如此异想天开,圣人也不可能会……

她也并非蠢笨之人,所以从看到那封家书开始,便察觉到了这桩差事的意义,或许并不在答案,而在她听命行事的过程。

她觉察到了异样,也意识到了危险,但她不能不去听从祖父的安排……只仍寄希望于荣王府是“清白”的,私心里只盼着圣人可以通过此事打消疑虑。

但这些时日她对益州的形势变化也非一无所查,心底那根弦,在不觉间已经绷得极紧极细了。

在冰冷的佛堂中过夜的第一晚,在陪嫁侍女兰莺再忍不住的一声哭音中,马婉心中那根弦终于还是断裂了。

她再不能否认,她试图探查喻增与荣王府之间的牵连之举,大抵是触碰到荣王府、至少是荣王的忌讳之处了,又或许是她踏进了那些她无权知晓全貌的政治斗争的某一环当中……

而随着十日,二十日,五十日过去,马婉又逐渐意识到,她作为当今右相的嫡长孙女、圣人下旨赐婚的荣王府世子妃,却遭荣王府以这般形式堂而皇之地软禁在此,可见荣王府如今已不再像从前那般忌惮朝廷和圣人了……

即便只观此举,也已足够说明荣王府的异心了,不是吗?

而数月的时间过去了,祖父,圣人……可知她如今处境?

这个问题似乎是没有意义的,大约祖父在来信之时,便已经预料到她此时、或比此时更糟糕的处境了……可是她能怨怪祖父待她无情吗?

她嫁来荣王府,并非祖父胁迫,而是她跪下求了祖父成全……那时她口口声声为了马家,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至于圣人那边……她自成为荣王世子妃后,并不曾为圣人探听到真正有用的消息,相反,她屡屡为荣王府解释,作证……

在圣人眼中,她大抵早已是一颗毫无用处的废子了,此次不过是将这颗废子变作了弃子而已。

马婉时常彻夜无法合眼,她回想自己嫁入荣王府后的一切,只觉自己实在天真愚昧,事事处处皆充斥着自欺欺人的荒谬痕迹。

她认为荣王仁厚,便深信他不会生出反心,可人心果真就如此简单吗?

她一直期盼着“两全之法”,所以在看待有关荣王府之事时,不自觉地便陷入了偏颇。

她自认自己能做到的有限,在这座荣王府中没有可用之人,可是一切可用的人和事,从不会凭空出现,她当真试着用心去经营过吗?她没有,因为她潜意识里不想做出与荣王府“离心”之举,不想让荣王府、尤其是她的夫君视自己为诡计多端,全无真心的奸细眼线。

所以她一直只是在被动敷衍行事,从不曾积极正视过自己的处境。

她此时陷入这般境地,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可是……他呢?

从始至终,他究竟是以怎样的立场、怎样的心情在对待她?那些乐声,那些允诺,都是假的吗?

一日日地空等之下,就在马婉已近心灰意冷之时,那个人却忽然出现了。

此刻视线相接,李录向她走近,眼底带着愧疚与怜惜,却又将这一切只化为了一句话:“婉儿,我来接你回去了。”

接她回去?

马婉怔然,终于开口:“母亲她……痊愈了?”

这于她而言,自然不是最紧要之事,但名义上她是在为荣王妃祈福,来送饭的仆妇曾说过,待王妃病体痊愈,她便可离开。

再者,眼下除此之外,其余的话,皆是不便贸然开口的。

李录看着她,不置可否地温声道:“婉儿,先随我回去吧。”

他说话间,为了安她的心,向她伸出了手去。

马婉看向那只向自己伸来的手,白皙,清瘦,修长,却好似有着沉甸甸的决心,及带她离开的力量。

这么久了,他身为荣王府的世子,必然已知晓她被软禁在此的真正原因了……按立场来说,无分对错,却是她刺探他家中之事在先。

马婉心绪百转,一时没有动作。

李录又走近一步,轻握住马婉一只手,察觉到那只手干瘦了许多,李录的手指微用力了些,将马婉的手握得更紧了些,动作里似包含无限心疼。

但他未有多说任何,只是这样牵着她,走出了佛堂。脚步不紧不慢,却从容坚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