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番外(421)
本就因常岁安的态度而惭愧难当的少年顿时涨红了脸。
他是说过……
但磕头之说,完全是被冲昏了头脑的负气之言。
“我是该同常娘子道谢……”他看向常岁宁,一时骑虎难下:“我……”
那少女也看着他,四目相对之际,长孙寂眼前忽然闪过孔庙那日,她披发立于那座废弃的藏书阁中,手臂上血珠滚落的情形。
此刻,少年心上万念皆弃,撩袍便要跪下。
然下一瞬,那少女却伸手托住了他一侧手臂,阻止了他的动作。
长孙寂愕然抬眼看向她。
“跪与道谢便不必了。”常岁宁道:“那日长孙郎君探视时,予我阿兄曾有善意相救之举,二者只当相抵了,如何?”
长孙寂怔然。
她竟然知道此事。
他道:“那只是举手之劳……”
常岁宁笑了笑:“我助贵府将真凶绳之以法,亦是举手之劳,顺手为之。”
常岁安便也同长孙寂道谢。
长孙寂嘴上未言,心中却有愧。
之后,常岁宁亲自送他离开了常岁安的居院。
“……常娘子可怪我家中得了常娘子送去的证人,却未有及时出面替令兄解困吗?”少年思忖再三,还是低声问了一句。
常岁宁:“不足为怪。”
长孙寂默然。
不足为怪是指不值得奇怪,她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或者说,他这个问题的确幼稚无意义。
她似乎并不在意,反而与他闲谈了一句:“我观长孙郎君,与长孙七娘子眉眼间颇有相似之处。”
“是,家中都道我与小姑长相最为相似。”少年语气有些低落伤怀,也有惭愧:“但我比不上小姑,心性胸襟也好,头脑秉性也罢……我不如小姑。”
常岁宁点头:“的确。”
长孙寂转头:“?”
却见少女一笑:“见你伤怀,开玩笑的。”
长孙寂:“……”他怎么觉得并不像?
直到对方与他道:“长孙郎君秉性也很好,如今皆因年纪尚小,心性未定——待日后长大成人历练一番后,必也能成为令人自愧不如的贤能者。”
长孙寂听得愣住,看向那午后日光下神情淡然含笑的少女。
待他回过神时,正想说些什么,但已出了院子,常岁宁便止步:“长孙郎君慢走。”
长孙寂便点头:“……我改日再来看常郎君。”
看着那小少年离去,常岁宁只觉这“改日”之期,怕是难有了。
随着扬州战事与明谨之事的发酵延伸,如今以长孙氏为首的士族朝臣,同明后之间已势同水火,已至二者只能存一的地步了。
明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
同一刻,差事完成后,便快马去寻自家大都督的元祥,已抵并州。
第215章 他的“僭越之心”
午后,并州大都督府外,有着玄披的青年下马。
“大都督!”
近随快步迎上前来行礼,接过青年手中缰绳,边将元祥已至的消息禀明。
崔璟闻言,大步跨入府中。
元祥的飞鸽传书在四日前即已送到崔璟手上,其上所写“常郎君已顺利脱困,请大都督安心”此一行字。
崔璟看罢,安心之余,不免皱眉——既都写信了,为何不多说些,比如说些……总之,是怕信鸽带不动吗?
信上未说的,现下总算可以当面问一问了。
听得大都督相召,一路风尘仆仆,刚准备洗澡换衣的元祥不敢有片刻耽搁,赶忙又将腰带扎好,抓过一旁的包袱挂在身上,快步去见了自家大都督。
军中养成的规矩,上峰相召,不可有丝毫耽搁。
来至外书房中,元祥行礼罢,忙就道:“大都督放心,大理寺已还常郎君清白……但您敢信么,真凶竟果真是那明家世子明谨!”
崔璟:“已隐约听闻。”
此等大事,十余日的时间,已足够将最紧要的那部分传至并州了。
但这些俱不是他最想听的。
“大都督都知晓了啊。”元祥赧然一笑,这才说起自己的差事:“属下愧对大都督交待,此番回京并未能出上什么力。”
总算听到了想听的,坐于椅中的青年眉眼间的神态起了无声的变化,肉眼可见地认真重视起来:“可有帮倒忙?”
元祥忙道:“自然是不曾的!”
“嗯,那就好。”崔璟放心下来,在她面前,帮不上忙是常态,或者说,不帮倒忙即是帮忙了。
“……”元祥沉默一瞬,为自己正名道:“属下谨记您的吩咐,绝不敢擅作主张,事事皆听常娘子安排,故而属下虽未帮上什么正经的大忙,但也并非什么都没做的。”
他便将常岁宁安排给他的那些差事一一说了,说起来似乎很多,但崔璟觉得,大致可以归为两个字——跑腿。
元祥:“常娘子的计划多在暗中,故而需要用到的人手并不多……这其中一半的差事,大约是常娘子看在属下千里迢迢跑回来,不好叫属下白跑一趟的份儿上,才分派给属下的。”
崔璟默了一下,倒叫她费心了。
他不禁问:“那另一半是——?”
元祥有些自得:“另一半差事是属下们抢来的!”
他眼皮活,但凡需要跑腿的差事,统统包揽下来,倒叫常娘子手下那两个名叫小端小午的小乞丐无事可做,差点跟他急眼了。
没办法,谁叫僧多粥少呢。
但他是客,理应让他先来!
崔璟:“……”大概能够想象差事的紧缺程度了。
他看向下属:“将整件事的经过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