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番外(1287)
言辞决绝而不留情面,一如他一贯脾性作风。
片刻,褚太傅将信放下,看不出情绪反应,只自语般思索着道:“你走了,洛阳却不能无人坐镇啊……”
次日午后,褚太傅让人请了魏叔易过来。
二人议事之际,一只自洛阳而来的匣子被送到,褚太傅打开后,取出一只金锁,并一封来自吴春白的书信。
吴春白并未擅自打开金锁,只将此物的来处详细说明。
褚太傅端详了一会儿,交给了魏叔易:“我这老眼不顶用,你来看看有什么玄机没有。”
魏叔易接过,只片刻,便打开了金锁的暗扣机关,发现了藏在锁心中的旧纸。
至此,褚太傅依旧没太大反应,端起茶盏,随口道:“读来听一听。”
魏叔易依言将那半张信纸展开,面上神情突然凝滞住,片刻,才得以开口:“……”
褚太傅凑到嘴边的茶盏顿住。
听魏叔易念罢全部内容,从先太子殿下实为女儿身的真相,再到荣王毒害崇月长公主的内情——
褚太傅将那盏茶,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
茶盏与茶几磕碰相触,发出细微声响,除此外,室内便只剩下了凝滞的寂静。
不知过了多久,褚太傅才慢慢地开口:“好啊。”
第606章 老夫代她讨还
“遭人毒害……”
褚太傅复述罢这四个字,缓声道:“这样的事,却是半个字也未曾听她提起过。”
老人胸口处似堵了一口极长的叹息,却始终压着未曾吁出,只喃喃道:“还真是老夫的好学生啊。”
莫要说她不知,他这个学生不是那等蠢东西……不至于连这点觉察都没有!
难怪她成了常岁宁后,从起初便未曾考虑过同昔日与她关系极近的小王叔为伍……这势必是早就查明真相了!却只字不曾提!
太傅搭放在茶几上的手慢慢攥起,语气渐重:“杀人的,被杀的……都‘好得很’哪。”
魏叔易静静垂着眼睛,动作很慢地将那字条妥善收好,此时方才开口:“殿下大约是不愿太傅为此动怒痛心……还请太傅不要怪她有心隐瞒。”
“怪她……”太傅的声音重新低了下去:“只说她此刻在做些什么,我又哪里能怪得到她身上去。”
这话中似乎带着一贯常有的冷嘲热讽,而这之下掩藏着的却不外乎是一位老人的锥心之痛及“怒其不争”,但这些情绪一概皆敌不过老人胸中越燃越炽的怒气。
这怒气未曾浮于表面,太傅甚至比往常看起来冷静沉定百倍,细微的情绪波动只如静水微澜:
“她顾全大局,看不上这区区私仇,可我这做老师的,却一向小肚鸡肠——”
老人看向窗外翠绿芭蕉,苍老的眼睛里仅有平静:“她既腾不出手来清算此事,那这笔账,便由老夫代她讨还。”
魏叔易垂眸施礼:“但凭太傅驱使。”
此刻她以性命浴血守关,凡立于她身后者,皆沐其恩,他也不例外。
她为天下人撑起将倾之天,天下人当为她讨还尘封的公道。
此时此刻,他魏叔易也是天下人——不是她的臣子,非是出于倾慕,即便只是身为天下人,也当义无反顾。
“如此,魏相便往洛阳去。”褚太傅眸如沉渊,吐字如落子般决然:“设局者也当有入局之日,魏相且与老夫一同于局中静候来者。”
当日,褚太傅亲笔修书两封,一封令人秘密送往黔中道长孙氏,另一封送往江都与忠勇侯常阔。
后一封信,未经信兵之手,而是由宣安大长公主顺道捎带而去。
李容动身离开了太原,耗时半月,至江都。
此次李容未以幂篱遮面,也未假借“容夫人”化名,于江都刺史府外堂堂正正地下了马车,婢女在前手持大长公主玉令,径直踏入了刺史府。
传话的官吏在前面快步走着,李容等也未等,跟在后面大步往常阔的居院而去。
那官吏一头汗,却也不敢往身后瞧,总觉得这大长公主来者不善。
李容几乎是半闯进了常阔的院子,常阔早食刚吃一半,冷不丁地见着来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屋子里的人就被李容赶了出去,紧接着冲他劈头盖脸便是一顿质问责骂。
“……不管怎么算,那都是我的亲侄女,这些年来你前前后后却是半个字也不敢喘,竟将我瞒得死死地!”
常阔听这话,便知她什么都知道了,但他毫不心虚:“你以为我又比你早知道多少!再者说了,那是殿下,殿下!——殿下没发话,我多的哪门子嘴?我算什么东西!也敢替殿下做主!”
“那在你眼里,我又算什么东西!”大长公主猛然拔高声音,如同被戳到了痛处:“我的亲侄女,我相见不相识!我的亲儿子,相识相见却没法子相认!此时这两个孩子都守在北境那等鬼门关外……在此之前,我甚至都没机会同他们好好说一说话,听他们正儿八经地再多喊两声姑母、阿娘!”
紧紧拧眉的常阔听到此处,倏然一愣,等等……什么叫“再多喊两声姑母、阿娘”?——“再”?!
常阔猛地反应过来:“李容,你和岁安说了!”
他说这女人借故发的哪门子癫,合着在这儿等着呢!她自个儿违背了约定,却还要先来反咬他!——这女人惯用的混淆伎俩罢了!
“我说什么说!”大长公主:“是孩子自个儿猜出来的!”
“……”常阔一眼识破:“我的儿子我会不知道?你若不彻底摊明了说,纵是累死他他也猜不到这上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