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番外(1270)
但崔璟此时做得很认真,面对她时,他历来很认真,他乐于为她做这等小事,也乐于为她挡去风雨,除去荆棘,破除浩劫。
诚然,他做得未必有她好,但他从无保留。
便是此时,他也在问:“离开之前,可有需要我去做的事吗?”
他此去凶险至极,但他只在临去前问她,他还能做些什么。
李岁宁抬起头,就在他身前这样仰脸看着他,想了想,道:“倒的确有那么一件事。”
她说着,转脸看向夕阳,笑着说:“趁着夕阳尚在,崔璟,你舞剑给我看吧。”
夕阳未谢前,玄袍青年于高阁屋顶瓦上,手中剑光雪亮,身法卓越如电,剑影呼啸如风,清冽剑气破开深浓暮色,剑锋描画晚霞,荡出万丈侠气。
李岁宁坐在墙上看着。
墙下四处也陆续有人从屋子里出来,探颈而望。
阿点叫好间,有官员惊叹那青年身法剑术之神妙。
也有人低声窃语,道是素有反骨之名的崔大都督竟在此公然献媚取悦皇太女……
“崔大都督莫非是想做太女夫?”有年轻的官吏忍不住小声说。
一只手搭在年轻官吏的肩上,同时响起一道声音:“想做太女夫又怎么了?要知道,这位子也不是人人都敢肖想的。”
官吏侧首看去,只见竟是崔琅,他望着阁楼上方舞剑的青年,眼底一派欣慰笑意。
“太傅,太傅……”也有官员奔到褚太傅面前告状:“那玄策府崔璟为皇太女舞剑,惹来好些议论……”
褚太傅只“啧”了一声:“这若是叫崔氏那帮老东西知晓了,还不得气出好歹来。”
“可是……”
褚太傅浑不在意地翻看公文:“他舞他的,你急什么,你想舞,也自舞去。”
那官员不由面露难色,别说舞了,他连爬上去的本事都没有啊。
“人能年轻几年啊。”褚太傅自语般感叹道:“由他们去罢。”
崔璟为皇太女于高阁舞剑之事,当晚便成了太原城中一则传闻。
长吉听到后,饭都少吃了一碗。
见自家郎君回来,连忙询问:“……崔大都督公然示好皇太女之事,郎君怎么看?”
“我自是登高静看。”魏叔易喟叹称赞:“彼时崔令安那等风采,实乃世上无双啊。”
崔璟舞剑之风采,也被卢夫人等人看在眼中——彼时卢夫人正陪着一群太原城的夫人女郎们说话,闻听“大郎舞剑”,纷纷提裙而出,登高阁而望。
当晚,许多女郎回到家中,眼前仿佛还有着玄袍青年在夕光中舞剑之英姿,遂与母亲道,日后也要寻个这样的郎君来嫁。
各家做母亲的听了这话,都很犯愁。
崔璟对自己成了“祸水”之事并不知晓,次日清晨天光初明,他即动身离开了太原,策马北上而去。
他走得很早,李岁宁未曾送他——这一次,她也无需送。
此一日,李岁宁依旧听众官员议事,安排各处事项。
午后申时末,官员们陆续散去,李岁宁与老师一同自堂中行出,还未来得及步下石阶,只见一名宦官掐着时辰而来,上前行礼,笑着道:“圣上让奴来向殿下传话——殿下哪日若有空闲,可去陛下面前一叙。”
作为天子眼前的宦官,传话之人尽量让自己维持从容体面,但畏惧还是从骨子里丝丝缕缕地渗出来。
“嗯。”上方女子的声音很随意,应声下往阶下行去,边道:“前方带路吧。”
宦官怔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她竟是要即刻过去,一时未敢多想,赶忙行礼引路。
褚太傅看着那道离开的背影,也缓步下了石阶去,口中低声哼道:“再敢犯蠢,且看敲不敲烂你这倒霉脑袋……”
来传话的人并没有想到李岁宁会这样“听从配合”,即刻就要去面见圣人——毕竟自圣人来太原后,这已是第二次相请,先前对方可是倨傲得厉害,半点面子都不给的。
李岁宁倒不曾想得这样多,先前不见是因不必见,此时去见是因得了空闲,仅是如此而已。
因李岁宁来得“仓促”,那传话者也没机会赶去回禀,是以女帝处并无准备。
李岁宁临近圣册帝的住处时,迎面遇到了马行舟带着几名官员刚从女帝那里离开。
马行舟几人驻足抬手向李岁宁行礼。
李岁宁与他们含笑点了头,未有停下交谈。
见那道女子身影走远了些,几名官员才于暮色中交换起了眼神。
“参见皇太女殿下!”
随着侍女们的行礼声,通禀声也送到了圣册帝面前。
圣册帝靠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支一肘撑在小几上,拄着太阳穴正在闭目养神,闻声张开眼睛,慢慢坐直起身:“宣——”
一名侍女上前相扶,另一侍女取过龙头金杖,送到女帝手边。
女帝拄拐静立,看向那被打起的珠帘,以及紧跟着走进来的人影。
来人金笄束发,着月白袍服外罩浅丹橘色圆领纱衣,干净明亮。
室内刚掌了灯,屋外尚未完全暗下,光影交织间,圣册帝眼前几分恍惚,看着那比京师“初见”时要深刻许多的眉眼,仿佛又回到了许多年前。
那时,阿尚每从外面回来,入宫见她,便是如此。
阿尚重孝道,若是久未归京,每每总要行跪拜大礼,仰起脸喊一声母妃或是母后。
喊母妃时的岁月里,阿尚仰起的脸是生动带笑的。后来喊母后时,神态气质便日渐沉稳下来,直到只剩下了恭敬。
此时走进来的人影未有跪拜,抬手行礼,平静地唤她一声:“见过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