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985)
可是, 谁让他们不吱声的?不吱声不就是嫌弃?
“陛下, 臣等绝无此意。”不行,不能由刘挽继续给他们扣帽子,再扣下去他们一个个官都别当了。
天下户籍土地关系重大,谁不想抢这个位子?
刘挽直接定论他们看不上。
他们是看不上吗?
分明是抢不到。
“那你们说说, 如今天下户籍有何问题?”行吧, 想表忠心来呗,正好让她听听,他们能如何揣着明白装糊涂。刘挽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度,叫人一时间语塞。
正好刘彻也想听听,请他们论道论道大汉的户籍的有没有问题。
因此,刘彻昂起下巴等待他们说话。
到了这个份上, 要是他们再继续不发一言, 那就等同意落实了刘挽刚刚的话, 他们一个个都看不上户部尚书的位置。
可是该怎么论及户籍土地的事情呢?
大汉的人口土地之所以会流失, 最大的原因莫过于世族们在想方设法的掠夺百姓的土地, 一步一步地给普通人设下陷阱,让他们失去了土地之后,也就成为了世族们可以随意欺负压榨的对象。
这些人渐渐成为世族们的归附之人,甚至慢慢的连户籍都消失了。人都没了,自然也不可能需要向大汉朝廷交税。
大汉朝廷这些年,国库的收益之所以会锐减,正是因为土地和人口的流失。摆在明面上的事儿,大家看破不说破,也是认定的大汉奈何不得他们。
偏偏大家伙心知肚明但从来不说破的事儿,如今却被刘挽挑到了明面上。
此时此刻,无数人相互交换了眼神,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郑重。
他们该明白一个道理,刘彻之所以会把刘挽放出来,是因为刘挽可以为他解决问题。女人这层身份,他们容不得,却没有办法阻止刘彻。
如今相互维持着表面的平和,刘彻没有痛下杀手,不代表刘彻不想。一旦他们胆敢再越界,刘彻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全都杀光。
“听闻长公主在朔方和河西一直开荒修渠,想必其中的好处长公主已然知晓,不如在大汉各地推行?”刘挽提出的问题简直要命,没有人敢接话。但是有那聪明人可以转移话题。
刘挽听着这句话转过头,“为什么会觉得可以在大汉各地推行?”
“为何不能?”那一位反问,问完之后又意识到这样的反问不妥当,连忙补充道:“数年来朔方和河西至今没有任何异动,证明长公主推行的政策可行。这些年国库的收益在不断地锐减,的确需要想想法子增加国库收益。”
说完这句话,这一位看起来40来岁一脸憨厚的人,更是冲着刘彻和刘挽露出了笑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瞥过周围的同僚,很是担心自己说错了话的样子。
这话其实也没错,如果不是有刘挽把盐利等等暴力全部归于国营,大汉朝的国库早空了。
国库空虚,怎么想方设法让国库有钱必须是户部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挽听完这一位的话,视线落在刘彻的身上,“父皇。”
刘彻何许人,立刻懂得了刘挽的意思,“从今日起你就是户部尚书。”
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不可置信的望向刘彻,哪怕是当事人也错愕无比。
这么随意的就定下一部的尚书人选吗?
当事人也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这就成为户部尚书了吗?他也没干啥呀,不过是顺着刘挽做成的事情提个建议而已,也是为了缓和刚刚压抑的气氛。怎么突然就定下他为户部尚书?这可是只居于三省的宰相之下的官位。
天下砸下来这么一大块馅饼,砸得他晕头转向。
“还不快谢过陛下?”刘挽不管满屋子的人心中有多少的诧异的。反正朝廷早已经放了话绝对不养闲人,如果之前朝廷放出去的话没有一个人愿意当回事,现在就该用最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吧。
官员提拔,满堂之内都是为了功名利益而追逐的人,她就不信了,他们还能不为所动。
“臣谢陛下。”傻乎乎的人终于反应过来了,连忙谢过刘彻。
“你既然有方向,务必把事情办好。户部诸事朕交到你的手里,不要忘记在你之上,你真正要听令的人是谁。事情办不好,朕能给你的权也能随时收回。”刘彻必须得提醒在他面前的所有人,作为皇帝的刘彻有办法对付在场的所有人,他们要是一直算计刘彻,让刘彻和大汉的利益不断受损,刘彻随时都能收回他给到他们的一切。不信邪的大可一试。
刘挽低头一笑,很是以为亲爹果然不愧是后世都肯定的聪明皇帝,怎么挑起下头的人争,如何让他们意识到,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大汉皇帝不好忽悠,想要混好该怎么做,瞧,他不就顺势的竖好了标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