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571)

作者: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如果没有昨天那回事,一个个是想方设法的为卫家遮掩,断不会把事情闹到刘彻跟前。可是有了昨天的事,刘挽身上流着卫家的血脉, 反而第一个动手对付卫家。嘶, 到底刘挽意欲何为?

“依法处置。”公孙弘选择把参卫家的奏本送上来, 正是存的这个心思, 依法处置。

刘挽附和的道:“御史大夫所言甚是。国法之威严,国之威严也。国法不存, 国何以存?或许有人觉得张廷尉执法过严, 不留情面, 但上古道法,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易》曰:利用刑人, 以正法也。方才孩儿正好读到《吕氏春秋·察今》,书中有这样一句,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

听着刘挽娓娓道来,多少人看着刘挽的眼神都变了。

他们听过刘挽的名头,知晓这位公主的厉害, 不想她竟然精通各家。

“我大汉虽不似秦一味苛法, 但不能让大汉的律法形同虚设。如果别人不清楚这个道理, 父皇不妨让大汉上下都明白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大汉皇后姓卫, 节制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也姓卫, 但,哪怕他们都姓卫,得父皇信任,他们也须守大汉之法。太平多年的大汉,有很多人视大汉律法如同无物,父皇,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刘挽点出大汉存在的问题,请刘彻不要无视到底,反而让大汉步入万丈深渊。

公孙弘低下头,此时的公孙弘万分确定一件事,刘挽将卫家的人推到最前面,是直接给刘彻送鸡,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底下的人参卫家的,参吧,多参着点,只管的参。

公孙弘心里念叨着,想的是刘挽不会想对大汉的一些格局动起手吧?

可是,刘挽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要说她没有这个打算,至于第一个对卫家动手?

“听清了吗?”刘彻哪里会不懂刘挽话中的意思,懂,刘彻想得更多的是,刘挽怕不是憋着更大的事儿等着人吧。不过,先把某些事说清楚,省得京兆府尹老拿不准。

“是。”京兆府尹一个晚上没睡好,心里七上八下,好不容易等到上朝,他既怕刘挽,也怕一不小心捅到刘彻闹心的地方,因而哪怕被刘彻骂蠢,怀疑能力,京兆府尹也必须要跟刘彻问一句准话。

好在刘挽也在,省他好些麻烦,不用他问上两回。

“至于参卫家的事?”刘彻的视线又落在刘挽身上,刘挽道:“闻风而奏是御史的份内事。有所耳闻派人去查查,不过,咱们别派御史去查。我瞧注释《吕氏春秋》的那位曹声许多见解独特,如何为大汉的律法竖威,他有不同的想法,不如让他去查。”

刘挽肯定御史们事情办得是不错,不过刘挽认为有些权利不妨分开。

“那给他个什么官?”刘彻继续随口一问,刘挽答道:“父皇以为按察使如何?”

刘彻和刘挽一问一答,相当的自然。

刘彻又问:“几品?”

“七品。”刘挽继续答之,七品官员是个坎,往前可步步高升,往后也就不入流了。

“按你说的。”刘彻听着竟然要将事情定下,一旁的官员们小心肝不由乱颤,拿不准大汉朝是不是要变天了,听听刘挽自然而然给刘彻出主意,还想出一个新官位。

最最让他们无法忽视的难道不更是刘彻的态度,他同意了,同意得没有丁点迟疑。

一个个臣子心里无数的想法闪过,他们都有些拿不准。

等他们一走,刘彻即问:“你是又有新想法了?”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想要达到平衡,不让朝臣们有机会勾结欺上瞒下,该怎么办才能做到?”刘挽很认真的回答刘彻,刘彻望着刘挽的眼神透着说不出的满意,且问:“因而你想怎么办?”

刘挽眨了眨眼睛,从袖中掏出一叠的纸,刘彻接过翻看起来。

其实,汉承秦制,在官制上有很多的问题,如果说华夏数千年的官制发展,算得上是相对完善的官制,三省六部名列其中。

刘挽给刘彻的正是官制,监察制度和管理制度分开,刘挽写的是略有变更的三省六部的官制。

眼下大汉沿用的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管天下事,御史大夫算是副相,太尉掌天下兵马大权,权在他们手中集中,皇帝要是无能,他们三个联手,完全能够把皇帝换了。

“你......”刘彻越看越激动,立刻坐起警惕扫过周围,确定没有任何一个人靠近,也断不可能看到刘挽给他的官制后,刘彻问:“何人看过?”

“我写的,父皇是第一人。”刘挽又不傻,怎么可能会把这上头的官制给到别人看,这种事情不经过刘彻的同意,让别人知道,刘挽是脑袋有坑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