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1071)
不是没有人向刘彻进言,是不是应该让刘据出去历练一番,否则天下只知泰永长公主而不知太子,那对大汉并不是一桩好事。
这个提议不能说刘彻没有听进去,但是刘彻确实也不能说不给刘据机会,比如当接二连三的有人状告各地的豪强世族强占民田,且世族越发不像样的情况下,作为皇帝的刘彻自然是无法容忍的,要知道多年前针对此事,刘彻已然是在不断的忍耐,到如今很明显是不想再忍的了。
既然忍不了,刘彻必须是不忍的。
初初刘彻的意思是让刘据去主理此事。
毕竟如同朝中众多臣子的想法一样,作为皇帝的刘彻也觉得再将一桩桩的事交给刘挽去办,刘据的存在感太低了,没有一定的威望,刘据将来坐得稳皇帝这个位子吗?
不错,因为刘挽的缘故,世族们显得有些势弱,但绝不代表世族们会因此放弃对权利的追逐,否则又怎么会又闹出强占民田,为富不仁的消息?
世族不安分就得治。刘彻对于案上堆积越来越多状告世族的事,那是一忍再忍,原本顾念国家变动太大,国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对待官员,朝廷得利不少,该松就得适时的松一松。毕竟早年为了治住这些不配合的官员,刘彻可是实施了酷吏政治,对待那些敢喊出来不配合的官员,刘彻杀得一个都不剩。
大抵这些年刘彻将抚民爱臣之事交给刘据来办,以造太子之势,反而让朝堂上的官员,天底下的世族觉得他刘彻怕了?
好,敢动天下的根基?刘彻必须得要腾出手治人。
可是,刘彻显露出要让刘据去负责此事的时候,第一个反对的人却是公孙贺。
得罪世族的下场谁不清楚,世族们一向都是小心眼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会接受将来的皇帝把他们压制得死死,断他们的前程。
没等公孙贺阻止成功,恰在此时刘据病了。
病入膏肓,命悬一线,几次三番亏得医家的人拼死相救,否则只怕刘据命都要没了。
如此一来,刘据纵然命是救回来了,但也得好好的将养身体,公孙贺为此那是高兴的,但同时他们谁都知道,刘彻有意将事情交给刘据去办,那是对刘据委以重任,只要刘据将此事办好,办妥了,他的太子之位将稳如泰山。
可惜,时也,命也。
刘彻在刘据生病之后,毫不犹豫的选择将在西南边镇守十年的刘挽调回长安,并且给予她绝对的大权,让她彻查天下的所有世族官员,所有胆敢强抢民田者,诛。
事情交到刘挽手里,世族们如临大敌,但他们也很清楚的知道,他们不可能阻止,刘挽这样的人比起刘据,必须要难对付得多。
短短五年的时间,刘挽清查大汉的户籍,将世族们的隐户全都查了出来,结果自不必说,既将田地重新分配,更是顺势将世族们压制得死死的,连动都动弹不得。
如今大获全胜而归,结果又闹出一堆的事情,这里头到底都有谁的推手,怕是哪一个都说不清楚。
公孙贺见不着儿子,纵然他是左仆射,是尚书令之下第一人,并不代表朝堂上的所有人都会卖他面子。
平日没什么事儿,自然都可以商量,有事儿的时候你说什么?怎么的?
想折腾吗?大汉朝的三省六部,各司其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服气不如到陛下跟前分说。再不济让陛下将我们拿下。
如今的大汉朝,官风得正,所谓的权势地位,都比不上为官所得的一个正字的评价。
当官就应该要当这样的官,否则他们岂不都成了一个笑话?
公孙贺先前总以为他这个左仆射当得是相当成功的,在进不了刑部大牢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他要朝堂之上根本没有他以为的得势。
对于他,有太多的人瞧不上他,也从来不认可他,有刘彻在,旁人还会给他几面薄面,但如今难道不是刘彻已然表明对他的放弃?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敬声会死吗?敬声会不会死?”一声声的质问之下,无一不在泄露卫孺君的恐惧,她只有那么一个儿子啊,若是死了如何是好。
公孙贺的脑子飞转,“你进宫求皇后,请皇后出面。”
“怎么可能。上回因为长公主不同意你成为丞相的事,我说了几句难听的话,皇后已然生出不悦,现在请皇后出手,皇后怎么可能答应。”卫孺君也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她竟然会跟妹妹闹到那样的地步,如今让她再去找卫子夫,求卫子夫出手,卫子夫万不可能答应。
“那也要去,无论如何也要从皇后的口中探知,到底泰永长公主怎么样了。”比起长安城内的暗流涌动,于公孙贺而言,他最想弄清楚的是刘挽的动向,如今的刘挽在哪里,有何异样?朝堂上传出来的消息再乱再多,都牵扯上刘挽了,但刘挽那里半点动静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