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摆摊卖美食(58)
“这还多?做成豆干也没多少。”
张大娘不信,林春燕没和她说太多,卤豆干做起来并不难,要先放在提笼上蒸,之后见是拿重物压,把水分全都压出来。
豆腐压实之后,就缩水了不少。
张大娘进灶间看了一眼,见那豆腐已经做成这么小,在那里气的跳脚。
“那洪娘子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这豆腐里竟然掺了这么多的水!”
林春燕怕她出去惹事,赶紧解释这里面的水是怎么回事。
张大娘脸上讪讪的,也不知道听进去没。
林春燕又去调制卤水,这些调料杂货铺里没有卖,还是去药铺才买着。
她把豆干放到卤水里面,浸泡几个小时,再出来的时候,颜色都变了。
林春燕做了两种口味,一种有些辣,一种是五香的。
豆干做好之后,不管是用来当做零食,还是放在菜里面,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经过一夜,豆干已经卤进了香味,朝食他们就是吃的卤豆干。
林桃红和张大娘从来没吃过这个,都吃了好几块,觉得又香又顶饿。
要不是想着要去卖,两个人还停不下来。
林春燕去山里面转回来,把虾粉,瓦罐小河鱼,卤香干都放在背篓里,那边张大娘犹豫了半天,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
见林春燕要走,赶紧叫住她,声音都比往日低上不少,“要不我也去码头上试一试,那个怀子不是说,码头上的人特别多,我想着东西应该好卖出去。”
第35章
林春燕停下脚步, 有些诧异的看过去,张大娘说这话的时候十分的不好意思,别看她在村里很厉害,这只是因为地盘熟悉。
换个地方, 她就像鹌鹑一样。
张大娘很别扭, “要不今天别去镇上了, 你们先陪我去码头上转转。”
林桃红第一个不同意,“镇上的生意好不容易起来, 今儿个又做了新鲜的吃食,不去的话要少卖好几十文钱呢!”
林春燕有些犹豫, 镇上已经有了熟客,抛下生意, 是要少赚好多,可放着张大娘一个人去码头,她又不放心。
张大娘看出了她的左右为难, 咬牙说, “算了, 我自个儿去就行,那地方我也熟……左右卖不出去了, 我再带回来就是。”
她还是大人,怎么到了如今,反而不如林春燕他们。
张大娘既然下定决心,动作就麻利起来, 最终挑着扁担, 前面放着五香豆干和麻辣豆干, 后面放这些酥鱼和田螺,小螃蟹。
这一担子挺重的, 张大娘适应了一会儿,和两个闺女一块儿往镇上走。
隔壁的赵娘子看见了,在那里唏嘘不已,“哟,怎么你也要出去?早就和你说了,就你闺女这手艺,进了大户人家的灶间当娘子,你也好能想清福。”
换做往日,张大娘就得和赵娘子吵起来,偏今个心里有事,只能当做听不见,到了镇上和林春燕他们分开,把心里想说的话又念叨了几遍,很快就到了码头。
林春燕也觉得那赵娘子聒噪,整天把她那当丫鬟的闺女放在嘴边,也不见得她对闺女如何,反倒鼓动了不少人家,倒让她看低了几分。
和张大娘分开之前,林春燕又叮嘱了好些,想着要不自个儿先陪张大娘去码头,又怕林桃红在镇上冒冒失失,她一个小娘子再被人骗了。
看出了她的担心,张大娘反而笑了起来,“别的地方不说,这码头我却是最熟的。”
只不过身份转变,到底有些难堪。
母女分别,张大娘先在码头上转了一圈,怕有人认出她来,不过很快,张大娘就发现根本就没人注意到她,就连把担子放在那里,也无人问津。
张大娘叹了一口气,便学着林春燕的样子叫卖起来,“瓦罐小河鱼,五香豆干……”
叫卖了一会儿,张大娘觉得嗓子都有些干,只看着那卖鱼肉粥的宋娘子摊子前人来人往,没一个人来她这里。
让人好不羡慕。
旁边的摊子是卖馄饨的,这时候过来吃的人也不多,那金娘子就和张大娘说起话来。
别人不知道,她坐在张大娘的旁边,早就闻见的那田螺,小螃蟹散发出来的味道。
瓦罐小河鱼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见被捂得严严实实的,那豆干看起来也不错,是她没见过的吃食。
她和张大娘客套了几句,互相说了姓名和村子,金娘子就问起她那豆干来。
张大娘想了想,有些不情愿的递过去一个。
“我家燕娘做的,她在镇上摆摊卖东西,特别有名。”
卖馄饨的金娘子没听说过什么燕娘,全当是张大娘说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