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摆摊卖美食(499)
可很多不知道内情的人,只以为林春燕做不来那些。
“大姐,李娘子来了。”林桃红瞧见了,赶紧喊林春燕。
李娘子也不是空着手来的,旁边还跟着一丫鬟,拿了不少的鱼虾野菜。
王府里这些东西可不少,宗掌柜就是在财大气粗,也当然不会将他们府里的东西都买走了。
李娘子一进来就带着几分歉意,“我也是才知道了,不知道可还来得及?”
能看得出来她是急忙忙过来的,说话的时候都还喘着气。
“昨个听说之后,我们就已经捞了小虾来,这次我想试试用那小虾做。”林春燕说完见李娘子还在喘气,有些奇怪的问,“怎么这样着急?”
李娘子叹了口气,把东西放下之后才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和你开口,今儿个早上我才接了信,我那小师妹从汴京过来,去了那荷花酒楼。”
周围人听了她的消息,一时都有些炸了。
虽然早有猜测,可真听说那荷花酒楼里做菜的不是齐厨子,而是从汴京来的大厨之后,都齐齐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可是从汴京来的大厨,且还师承李大娘子!
李大娘子名动汴京,如今在赵王府里当差,听说时常有人跑去赵王府里献策,只为了尝尝那李大娘子的手艺。
惊讶过后,好些个人心里就开始替林春燕担忧起来了。
虽然林春燕的手艺不错,他们这些老饕餮也是爱吃的,可林春燕是个野路子,不过是跟着她爷爷学了几手,怎么能和从汴京来的大厨相比!
这还没有比试,好些个人心里已经有了倾向。
林桃红又着急起来,埋怨李娘子,“你这个师妹是怎么回事!我们和她无冤无仇的,怎么偏一来就给我们找事!”
李娘子又是一声苦笑,“说是师妹,我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她是我师傅收的最后一个小徒弟,当初就是因为她天分好,师父说有了她就再不用收徒了,这才养了她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
今儿个接了信之后我就去荷花酒楼里找她,她还不出来见我,真是……”
原是那赵王知道赵杏花爱吃豆皮豆干,每次来买的话路途实在遥远,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不好保存,就让李大娘子学了去。
这李大娘子便写了信问过李娘子,等自个儿做出来之后,发觉这豆皮豆干实在是做菜的好东西,煎炸爆炒烹闷炖烩卤,不管怎么做都好吃的很。
她就忍不住感慨,觉得林春燕实在是个旷世奇才,实在有天赋。
可落在蒋今瑶的耳朵里,她就生了几分不平的心思,凭一个村里的女娘,也配得那样的称呼?这才想着和她较量一番。
林春燕没一点惊讶,倒让李娘子好奇起来,“难不成你这都猜着了?”
“我哪里有那样大的本事,不过是恰好听了一耳朵。”
镖局的兄弟们很仗义,他们时常和三教九流的人混,打听个消息也很简单,昨天张大娘问了孙捕快之后,孙安元回头就帮着打听,一早就过来告诉了她。
朱娘子听不下去了,“这真是无妄之灾,凭她是什么汴京的大厨,一上来就仿了菜去做不说,这把食材都买走的行径也太缺德了些。”
李娘子也不好给蒋今瑶辩解,只能找了位置坐下,想着等会儿蒋今瑶过来,她定然能劝上几句。
很快,荷花酒楼请的是汴京大厨的消息就不胫而走,那些个闲汉看热闹不嫌事大,走街串巷的吆喝。
一听这个,不少人都来了兴致,有的就放下手中的活跑来看热闹,一时之间,林家铺子和荷花酒楼都涌入了不少人。
张大娘一早就跟着宋大娘去董婆子那里上香,把那些带去的瓜果元宝摆上,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
“菩萨保佑!让我们铺子的生意红红火火,那敢来找事的荷花酒楼赶紧关门,让我多攒些钱来,让我家两个姐儿能嫁个如意郎君,让那死老头千万别回来……”
张大娘闭着眼睛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宋大娘在她旁边跪着,越听越无语。
求了这么多,菩萨该答应哪个?
出了董婆子的门,宋大娘还说起这事来,“最多求三个,再多就不灵了。”
张大娘不信,“我可是给了不少瓜果和元宝的,还上了香油钱,不过是多求些怎么了?”
不灵只能说明董婆子这里的菩萨不行,她以后就不再来了,绝不能让香油钱白花。
金娘子刚把最后一碗馄饨煮好,见张大娘来了,就赶紧拉着她说话,“你听说没?那荷花酒楼的大厨竟然是从汴京来的,还是那李大娘子的最后一个徒弟,可是厉害的很!一会儿怎么也要给我留个位置,好让我去看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