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69)
正如谢蕴料想的那般,王贻之说归说,却并不敢出去找人理论,只是在家里闹了又闹,气得郗珮又病了一场,连累几个儿媳侍疾。
然而郗珮与王贻之的不开心终究影响不了大局,圣旨颁下的第三天,郗声便收拾行囊,去了京口。
还未等他和王含交接完毕,京口百姓便口耳相传,欢欣雀跃,连地动的阴霾都扫去了几分。
甚至有人成群结队地守在府衙之外,只等着时隔多年之后,再看一眼当年的郗刺史。
王含听闻此事,心中憋闷不已,却还是只能笑着与郗声交接。
郗声作为郗照之子,又曾在京口主政多年,很受百姓爱戴。
他就任之后,当即与刘坚等人取得了联系,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救灾救人、买粮施粥、重建房舍等工作。
刘坚跟宋和都没有想到,郗归不过去了建康一趟,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为郗声夺回了徐州刺史之位,自己也即将成为谢瑾的正妻。
第62章 成婚
江左人人都知道, 如今的执政谢瑾,无论是相貌、人品还是才学、家世都无可挑剔,这么多年未曾娶亲,只怕是眼光高得吓人。
谁都没有想到, 这样一个谪仙般的人物, 最后却要娶一个再嫁之人。
纵然郗归生得神仙妃子一般, 大家也难免觉得,再嫁之女, 又与郗氏大有牵连, 谢瑾若真是喜欢, 便纳回家作个妾室,如何要平白牺牲一个正妻之位呢?
这样的观点并非少数,也正因此, 赐婚圣旨才让刘坚大为激动。
他兴奋地在堂中踱步, 紧紧握住双拳, 心下欢喜若狂:“若早知道女郎与谢瑾是这样的关系,若早知道女郎在谢瑾心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我一定更加恭敬。”
刘坚与宋和向来关系平平, 可这一次, 两人却不约而同地想道:“女郎与谢瑾成婚后,我等的青云路可就有望了。”
对于手下人的种种想法,郗归不用亲眼看到,也能猜个七八分。
她不喜欢这样看低自己的舆论,可却不得不承认, 对于此时的她而言, 能够借势于谢瑾,其实是一件好事。
毕竟, 她接手这支军队时日尚浅,并不能够算是完完全全地掌控了他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若有简单易行的法子,她为何要因着一点自尊心,而强撑着不用呢?
圣旨颁下后,为免打草惊蛇,影响北府后人改编入伍之事,郗归一直待在建康,没有前去京口。
她让李虎带着自己的手书,去京口配合刘坚、宋和等人,好方便自己遥控局势。
建康城中,她与谢瑾的婚事正在有序推进。
结婚本是大事,世家更是有着走不完的繁文缛节以示高贵。
但有王贻之和庆阳公主珠玉在前,建康城中上上下下,并不会对迅速成婚感到太过惊奇。
于是,在谢、郗两家的共同推动下,六礼走得极为迅速,很快就定好了亲迎之日。
四月廿六,晓月纤纤,星汉灿烂。
《历书》云:此日宜嫁娶,宜订盟。
郗归于烛火摇曳中沐浴更衣,端坐于等身铜镜之前,看着侍女为自己描眉梳妆。
房中满是各类吉祥之物,郗归摩挲着手中精致的步摇,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上次出嫁的时候。
那时郗岑正是得意之时,他请了江左最为有名的绣娘和工匠,为郗归制出了巧夺天工的喜服和首饰。
“只可惜,那终究是一段虎头蛇尾的婚姻,辜负了阿兄的一腔苦心。”
郗归这样想着,拿起手中的步摇,缓缓插在了鬓间。
“去年生辰,阿兄亲自画图,让人为我制了这支步摇。今日就让它陪着我出嫁吧。”郗归如是说道。
“何处春深好?春深娶妇家。宾拜登华席,亲迎障幰车。”2
奠雁迎门,濡苹入俎。分杯帐里,却扇床前。燕尔乐会,肆极欢娱。
这婚礼热闹得仿佛一场极盛大的梦境,郗归身在其中,却又好似飘然其外,于一片宣阗之中,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难言的孤独。
夜半时分,郗归悠悠转醒。
她仰躺在枕上,望着绣着鸳鸯并头纹的罗帐,思绪渐渐荡了开来。
两年多前,她与王贻之成婚。
那是郗岑权力极盛的时刻,她带着不亚于公主的嫁妆,轰轰烈烈地进了乌衣巷的大门。
那时她觉得,王贻之性情软弱,极好控制,琅琊王氏又是姑母的夫家,出嫁之后,她仍旧可以如闺中一般与阿兄来往,继续过着那种属于世家女郎的快乐生活。